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
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
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
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注释】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
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
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
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赏析】
此诗为咏廿四气诗·立夏节所作。作者以简洁的手法描绘了立夏时节的自然景观和农耕生活,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和农耕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的开头两句“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与夏天的认识。这里,“仲吕”是指中国古代十二律之一的中吕,而“朱明”则是指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即小满。通过这两个词汇,诗人展现了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知和对农事活动的了解。
接下来三句“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则是对自然界中生物生长过程的观察。蚯蚓在春天开始活跃,而在夏天则更为常见。诗人通过对蚯蚓出现的描述,传达了对生命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同时,“王菰自合生”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和共生现象。
接下来的四句“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则是对农耕生活场景的描绘。帘蚕是蚕丝被挂在窗前的蚕,它们在夏天开始结茧。而森林中的鸟儿则在孵化雏鸟时发出哺育的声音。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
最后两句“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则转向了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在这里,“云峰好”指的是夏日里云层变幻的美丽景色,而“徐徐带雨行”则描绘了雨滴在云层中缓缓降落的画面。通过这两句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此诗通过简洁的诗句和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立夏时节的自然景观和农耕生活,展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和农耕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