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
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
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
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
悟禅三首寄胡果
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
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
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
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
【注释】
- 悟禅三首:指作者对禅宗思想的理解。
- 胡隐士:这里指的是胡果,一位著名的禅宗大师,被后世尊称为“胡果禅师”。
- 心王:佛教术语,意指心的本质或核心。
- 百年:指一个人的寿命,通常用来衡量生命的短暂。
- 万劫:佛教用语,表示无尽的时间,常用来比喻生命的长久和无常。
- 有修终有限:意指虽然通过修行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但终究是有限的。
- 无事亦无殃:意指在没有烦恼和困扰的情况下,也可以避免灾难和不幸。
- 慎莫通方便:意指不要轻易使用某种方法或技巧来解决问题,以免陷入困境。
- 应机不顿忘:意指当遇到问题时,不要立即采取解决措施,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避免因为急于求成而产生不良后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诗,通过对胡果禅师的思想进行诠释,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修行和智慧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诗人提到“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胡果禅师的敬仰之情。胡果禅师被誉为禅宗大师,他的智慧和见解深深影响了诗人。在这里,诗人以“潜认得”来形容胡果禅师对心本质的认识,强调了他的智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修炼和领悟才能达到的境界。
“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感慨。他认为人的一生虽然短暂如百年之期,但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却要经历无尽的磨难和痛苦。这种对于人生的无奈和悲观,反映了诗人对生死轮回的深刻思考。
“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这是诗人对于修行的看法。他认为虽然通过修行可以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但这并不能消除生活中的困扰和烦恼。在这里,“无殃”意味着即使在没有烦恼的情况下,也可以避免灾难和不幸。诗人强调了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为了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从容。
“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这是诗人对于智慧的态度。他认为在遇到问题时,不应该轻易地寻找解决方法,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这里的“应机”意味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采取行动,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速成。“不顿忘”则表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因为急于求成而忘记了初心和本心。
这首诗通过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修行和智慧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一首宗教诗歌,也是一首哲理诗,为读者提供了对于生命、存在和修行的反思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