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叶与高节,俱从毫末生。
流传千古誉,研炼十年情。
向月本无影,临风疑有声。
吾家钓台畔,似此两三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解释:
- “方著作画竹”:开始创作或制作竹子画。
- “叠叶与高节”:描绘竹子的叶子层层叠叠,而竹干挺拔高耸。
- “俱从毫末生”:都源于微小之处,强调竹子从细微处生长出来。
译文:
我刚开始尝试画竹子,
它的叶片层层叠加,挺拔如柱,
从微小的地方生长起来,
流传千世的赞誉,经过十年的锤炼。注释:
- 方:开始、开始做某事。
- 画竹:指绘画竹子。
- 叠叶与高节:形容竹子叶子层层叠叠,挺拔如柱。
- 俱从毫末生:从细微处生长出来。
- 流传千古誉:流传了千百年后的美誉。
- 研炼十年情:经过十年的琢磨和提炼。
- 向月本无影:面对月亮时没有影子。
- 临风疑有声:风吹过时似乎能听到声响。
- 钓台畔:指东汉时期著名的钓鱼台,位于浙江桐庐县西。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竹子的生长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竹子坚韧不拔、刚正不阿品质的赞美。诗中通过对竹子形态特征的描绘,展现了竹子的独特之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