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朝夜见双旌,心魄知恩梦亦惊。
幽贱粗能分菽麦,从容岂合遇公卿。
吹嘘若自毫端出,羽翼应从肉上生。
却恨此身唯一死,空将一死报犹轻。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一位名叫胡中丞的同僚,表达了自己对对方的敬仰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别胡中丞”三句,诗人回忆了与胡中丞相识的经过。他记得在两年前的朝会上,胡中丞身姿挺拔,仪态庄重,就像两杆双旌旗一样引人注目。诗人的心魄为之震撼,以至于夜夜梦到这位恩人,心中充满感激之情。诗人用“幽贱粗能分菽麦”来形容自己的地位低微,但仍然能够胜任一些粗杂的工作;“从容岂合遇公卿”则表明自己虽不能像那些高贵的人物那样受到礼遇,但并不因此感到自卑。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身份卑微却仍能尽职尽责的自谦,也反映了他对平等相待的向往。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胡中丞的敬仰之情。他感叹道,胡中丞的才华如同从毫端吹出的清风,羽翼如同肉上生长的羽毛,让人不禁赞叹他的非凡之处。然而,他也深感自己的渺小,认为自己的生命只有一次,却要为胡中丞去死,实在是一件轻贱的事情。这里的“吹嘘若自毫端出,羽翼应从肉上生”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胡中丞的才华和地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地位的羡慕和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慨以及对胡中丞的思念之情。他感叹自己虽然只有一次生命,但却要在胡中丞面前献出生命,这是一种多么沉重的负担啊!而胡中丞却能够坦然面对生死,不受其困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胡中丞的深深敬意,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无奈和悲伤。
整首诗通过对胡中丞的描绘以及自己的心路历程,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权力的深刻认识和感悟。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胡中丞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无奈和悲伤。同时,诗人的语言朴实自然,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