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词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逐句解读诗句的内容,最后分析作者的情感。注意抓住诗眼,理解诗歌内容。

此诗是一首羁旅怀乡之诗。第一句点明时地,写在旅途中举目四望,虽然景物与自己家乡不同,但所感之情却相似;第二句写诗人的思念故乡之情犹如故山一样深厚。第三句写诗人看到孤零零的岛屿,联想到故乡的亲人;第四句写蝉声凄凉,仿佛听到故乡亲人的呼唤。第五句描写了一幅夜深人静、清风吹动窗帷、倦卧枕上,泉水绕石、泛觞迟行的图景。最后两句写自己身在江南,而心却仍在北方的家乡。整首诗以“旅次”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答案】

示例一:这首诗是一首羁旅怀乡之诗。全诗以“旅次”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前四句写客中所见、所闻、所感,后二句则抒写了思乡之情。

译文: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注释:

旅次:旅居外处。举目:放眼远望。虽:即使。非我:不是我所有。有:占有。思量:思索。犹:好像。似:如同。故山:故乡。时:时节。

鹤盘:指白鹤在空中盘旋。投:落。孤屿:孤立无依的小岛。曳(yè):拖着。蝉:知了。曳:拖长声音,形容声音凄厉或哀伤。残声:余音。过:经过。别枝:别离的树枝上。

凉月:清凉的月光。照:映照。窗:窗户。欹(yī):倾斜。枕:枕头。倦:困倦。泛觞(shāng):斟酒。迟:迟缓,缓慢。

青云:青天上的云,这里比喻仕途的升迁。平去:平步直登,顺利到达目的地。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怀乡之诗。全诗以“旅次”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前四句写客中所见、所闻、所感,后二句则抒写了思乡之情。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抬头望去,虽然是客居异地,但所想的都是家乡的景物,仿佛回到了故里一般。“举目纵然非我有”,表明诗人身在异乡,心系故乡。尽管他身处异地,但心中依然牵挂着家乡的一切,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让人倍感亲切。“思量似在故山时”,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牵挂。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这两句的意思是:白鹤在空中盘旋,投下了一片孤寂的影子,知了拖着长长的鸣叫声,飞过了离别的树枝……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天空中的白鹤在空中盘旋,仿佛是在寻找自己的归宿,投下了一片孤寂的影子;而地上的知了则拖着长长的鸣叫声,飞过了离别的树枝。这种对比,更增添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凉月照窗欹(wēi)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这两句的意思是:凉爽的月光映照在窗户上,诗人斜倚着枕头感到疲惫不堪;清澈的泉水绕过岩石流淌,诗人端起酒杯慢悠悠地品味着……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画面:凉爽的月光映照在窗户上,诗人躺在床上休息,但却感到十分疲倦;清澈的泉水绕过岩石流淌,诗人端起酒杯慢慢品尝着。这种宁静的氛围,更加凸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这两句的意思是:如果能够像青云一样直上青云,我就能够离开这个困境;但如果不能呢?我会一直梦到那个美丽的江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他渴望能够像青云一样直上青云,摆脱目前的困境,但是他又担心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就会一直梦到那个美丽的江南,无法解脱。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人深感其内心的挣扎。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旅途中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诗以“旅次”为线索,通过对景物的描述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同时,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也让人倍感亲切和温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