藓榭莎亭萝筱阴,依稀气象似山林。
橘枝亚路黄苞重,井脉牵湖碧甃深。
稚子遮门留熟客,惊蝉入座避游禽。
四邻不见孤高处,翻笑腾腾只醉吟。
【诗句释义】
书吴道隐林亭:在吴地的道上隐入树林中的亭子。
藓榭莎亭萝筱阴,依稀气象似山林:苔藓覆盖的楼阁、长满青草的亭子和茂密的柳树,使这幽深的景致显得与山林相像。
橘枝亚路黄苞重:黄色的橘子树枝垂下来,叶子茂盛。
井脉牵湖碧甃深:泉水从井中流出,清澈见底,水质清冽,如同用碧绿的石头砌成的井一样深邃。
稚子遮门留熟客,惊蝉入座避游禽:孩子们用竹子搭建的小门挡在门口,让熟客们得以停留;惊起的蝉也飞进坐席,躲避那些嬉戏的鸟儿。
四邻不见孤高处,翻笑腾腾只醉吟:四周邻居都看不到我隐居的地方,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醉酒吟诵诗歌。
【译文】
苔藓覆盖的楼阁,青青的草地点缀的长亭,茂密的竹林掩映下的小路,隐约间透出一种山林的气息。
黄色的橘子树枝垂下来,叶子茂盛。泉水从井中流出,清澈见底。孩童们在竹门前筑起小屋,让熟客们可以留宿;惊起的蝉也飞进竹帘内,躲避那些嬉戏的小鸟。
四周邻居都看不到我隐居的地方,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醉酒吟诵诗歌。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任杭州通判时。他到杭州任官,就住在灵隐寺附近的一处山房之中。诗人对这一带风景十分欣赏,经常在此作诗饮酒自娱。
首联写“苔藓”、“竹树”、“翠竹”等景物,勾勒出一个深幽僻静的环境。颔联以“橘枝”为题,描绘一幅“橘枝亚路黄苞重”图景。颈联写景更具体,“小童”是“童子”,“惊蝉”是“惊起的蝉儿”。尾联则以“四邻”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与清高。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清新明快。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对景物的生动刻画,成功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波动,体现了作者超脱尘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