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
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注释】

秋日别王长史:秋日,秋天;别,分别。王长史指王羲之。长史,是古代的官名,主管文书和书记工作。王羲之是大书法家,所以这里用“长史”来指代他。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分别的路还隔着千山万水,深厚的情谊重逾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正悲伤西去的日暮时分,又听到北国的歌声。“西候”“北梁”都是地名,泛指远地。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野外的景色被笼罩在寒冷的雾气中,山林的颜色收敛暮色中的烟雾。

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知道永远难以再见您一面,内心怀着深深的敬意而泪流满面。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秋风萧瑟之际,与好友依依惜别,感慨万分,挥笔写下这首感人肺腑的送别诗。

首联写离情别绪。“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把离别之情和深厚友谊表达得淋漓尽致。“别路”指友人离去后的道路。“余千里”意谓朋友所走之路,还有千里之遥。“深恩”,即深情厚谊。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我们相隔遥远,但友情深厚,可以跨越百年。

颔联写对友人的依恋之情。“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西候日”即西落的太阳。“北梁”,即北国的乐府。“正悲”是说,正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我又听到了北国的乐声。这一句写出了友人离去后,诗人更加思念友人的心情。

颈联写送别的景物。诗人描写了眼前秋高气爽、层林尽染的景象。“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野色被寒雾笼罩,山光被晚霞收拢。这两句描绘出一幅清丽淡雅、空明如画的秋日山水图。

尾联写送别时的情景。“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我深知从此再也见不到您一面了,因此心中充满敬意,不觉泪水纵横,潸然而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