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出东陂路,过访北岩前。
蔡经新学道,王烈旧成仙。
驾鹤来无日,乘龙去几年。
三山银作地,八洞玉为天。
金精飞欲尽,石髓溜应坚。
自悲生世促,无暇待桑田。
【注释】
①“暂出东陂路”:暂时离开了东陂。②“过访北岩”:顺便拜访了北岩石室。③“蔡经新学道”:蔡经刚刚学道成仙。④“王烈旧成仙”:王烈也是一位修道的人,他以前已经成仙了。⑤“驾鹤来无日”:驾着仙鹤来的时间没有几天了。⑥“乘龙去几年”:骑上飞天的神龙离开有几年了。⑦“三山银作地”:指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都是用银子堆砌的。⑧“八洞玉为天”:指八仙的洞穴都是由玉石堆积起来的。⑨“金精飞欲尽”:指太阳中的金精即将耗尽,即太阳快要落山了。⑩“石髓溜应坚”:指从石头中流出的石髓应该更加坚硬。⑪“自悲生世促”:感叹自己生活在世上的时间太短了,来不及等待世界变成桑田。⑫“暇待桑田变”:来不及等待世界变成桑田。
【赏析】
《游仙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此组诗歌以仙境为主,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追求自由、长生不老的强烈愿望。全诗共四首,每一首诗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内涵,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下面是对这组诗歌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第一首:
暂出东陂路,过访北岩前。
蔡经新学道,王烈旧成仙。
驾鹤来无日,乘龙去几年。
三山银作地,八洞玉为天。
金精飞欲尽,石髓溜应坚。
自悲生世促,无暇待桑田。
第二首:
暂出东陂路,过访北岩前。
蔡经新学道,王烈旧成仙。
驾鹤来无日,乘龙去几年。
三山银作地,八洞玉为天。
金精飞欲尽,石髓溜应坚。
自悲生世促,无暇待桑田。
第三首:
暂出东陂路,过访北岩前。
蔡经新学道,王烈旧成仙。
驾鹤来无日,乘龙去几年。
三山银作地,八洞玉为天。
金精飞欲尽,石髓溜应坚。
自悲生世促,无暇待桑田。
第四首:
暂出东陂路,过访北岩前。
蔡经新学道,王烈旧成仙。
驾鹤来无日,乘龙去几年。
三山银作地,八洞玉为天。
金精飞欲尽,石髓溜应坚。
自悲生世促,无暇待桑田。
【赏析】
这组诗歌是诗人晚年的作品,通过描绘仙境的景象和表达自己对于生命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自由的向往。其中,诗人通过对仙境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看法和态度。
在这组诗歌中,诗人通过对仙境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自由的向往。在诗的第一首中,诗人提到了“三山银作地,八洞玉为天”,这里的“三山”和“八洞”都是仙境的象征,代表了自然的美丽和神秘。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在这组诗歌中,诗人通过对仙境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感慨。在诗的第一首中,诗人提到了“自悲生世促,无暇待桑田”,这里的“生世促”代表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无常的感慨,而“无暇待桑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界的期待和憧憬。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态度和看法。
在这组诗歌中,诗人通过对仙境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看法和态度。在诗的第一首中,诗人提到了“驾鹤来无日,乘龙去几年”,这里的“驾鹤来无日”和“乘龙去几年”都是仙境中仙人的生活状态,代表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逃避。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和不满。
这组诗歌通过描绘仙境的景象和表达自己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自由的向往。同时,这组诗歌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看法和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