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
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澄清入幽梦,破影抱空峦。
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东溪玩月(一作王昌龄诗)
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
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注释:
- 月从断山口:月亮从断开的山峰口露出。
- 遥吐柴门端:月亮在远处透出,照亮了柴门的一端。
- 万木分空霁:万木在天空的清辉下显得清晰分明。
- 流阴中夜攒:夜幕中的月光流转,如同流动的光晕般汇聚。
- 光连虚象白:月光如白昼般明亮照耀着虚幻的景象。
- 气与风露寒:夜晚的凉爽气息和月光相融合。
- 谷静秋泉响:山谷中静谧而秋天的水声清脆悦耳。
- 岩深青霭残:岩石深处被青色云雾覆盖,雾气逐渐消散。
- 澄清入幽梦:清晰的月光进入我的梦境。
- 破影抱空峦:月光穿透云层照在山峦之上,形成明暗交错的画面。
- 恍惚琴窗里:我仿佛置身于琴窗之中,感受着那隐约传来的琴声。
- 松溪晓思难:清晨时分,我在松溪边思绪万千,难以平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东溪游玩时欣赏明月的情景。首句”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描绘了明月从山脉的缝隙中露出,照亮了柴门的一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接下来的诗句”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则进一步展现了夜晚山林中树木清晰可见的景象,以及月光在夜空中的流动和聚集,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这两句则将读者的视角引向了月光所映照的世界。在这里,作者用”光连虚象白”来形容月光的明亮,使得一切显得如此纯净、明亮;而”气与风露寒”则传达出夜晚的凉爽和寂静,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这两句则是对自然环境的进一步描绘。山谷间流淌的泉水在月光的照耀下发出清脆的声音,而深岩中的青烟也逐渐消散,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最后两句”澄清入幽梦,破影抱空峦”则将诗人的情感融入了这幅画中。清澈的月光似乎渗透进他的梦境,而他的身影仿佛拥抱着周围的山峦,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月夜图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