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塘分越水,古树积吴烟。
扫竹催铺席,垂萝待系船。
鸟窥新罅栗,龟上半攲莲。
屡入忘归地,长嗟俗事牵。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秋日过徐氏园林
回塘分越水,古树积吴烟。
扫竹催铺席,垂萝待系船。
鸟窥新罅栗,龟上半欹莲。
屡入忘归地,长嗟俗事牵。

注释:

  1. 回塘分越水 - 指池塘的形状像倒置的池塘,水面被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流向南方,另一部分流向北方。”越水”是指南方的水。
  2. 古树积吴烟 - 古树指的是树木的历史久远,积累的是吴国的烟雾或雾气。”吴烟”是指吴地的烟雾。
  3. 扫竹催铺席 - 在竹林中扫落叶准备铺席子,因为秋天天气变冷,需要用席子来取暖或休息。
  4. 垂萝待系船 - 在藤蔓下垂着的葫芦里等待系船,因为秋天天气转凉,需要将船只停靠在岸边以便避风保暖。
  5. 鸟窥新罅栗 - 鸟儿好奇地看着新长出来的果实,如栗子等。
  6. 龟上半欹莲 - 一只乌龟爬上了半边倾斜的莲花,可能是因为天气凉爽而爬到了莲花上休息。
  7. 屡入忘归地 - 经常进入这个地方,以至于忘记了返回的路。”忘归地”可能指的是一个美丽且让人留恋的地方,也可能是形容这个地方的美丽程度让作者流连忘返。
  8. 长嗟俗事牵 - 常常感叹生活中的琐事缠身,无法脱身。”俗事”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责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游览徐氏园林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园林中的自然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诗人通过对秋天、古树、落叶、秋风、果实、乌龟、莲花等元素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自己对这些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留恋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