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功满仙升去,留得山前旧隐基。
但见白云长掩映,不知浮世几兴衰。
松稍风触霓旌动,棕叶霜沾鹤翅垂。
近代无人寻异事,野泉喷月泻秋池。
诗句注释与赏析
首句:“三千功满仙升去”
- 解释: “三千” 可能指的是邓真人修炼或成就达到的某种高度,通常用于形容极高的境界或修为。”仙升去” 描述了仙人离去的情景,即邓真人完成了他的修行或成就,离开尘世。
次句:“留得山前旧隐基”
- 解释: 尽管邓真人已经仙逝,但他曾经居住的地方(“旧隐基”)被保留了下来,成为后人纪念和缅怀的对象。
第三句:“但见白云长掩映”
- 解释: 这句诗描绘了邓真人遗址周围的自然景观,白云常年缭绕,遮蔽了山间的景象,给人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
第四句:“不知浮世几兴衰”
- 解释: 通过对比邓真人的不朽与世间的兴衰变化,诗人表达了一种对永恒价值的追求与对无常世事的感慨。
第五句:“松稍风触霓旌动”
- 解释: 描述了一个景象,当风吹动时,松林中的霓光旗帜(一种装饰物)随之摇曳,展现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气氛。
第六句:“棕叶霜沾鹤翅垂”
- 解释: 这里的“棕叶”很可能是指松树叶子,而“霜沾鹤翅垂”形象地描绘了霜打树叶和一只鹤翅膀垂下的样子,传达出一种凄美或凄凉的情感。
第七句:“近代无人寻异事”
- 解释: 指出自邓真人仙逝以来,很长时间内没有人再寻找或探究他生前的奇遇或秘密,反映了人们对历史遗迹的淡漠态度。
尾句:“野泉喷月泻秋池”
- 解释: 最后一句以野泉在月光下涌泄入池中的景象作结,营造出一幅宁静、清冷的画面,象征着自然的纯净和超然。
译文
题邓真人遗址
三千功满仙升去,山前留下隐基处。
云遮古迹白云长,不知世事几轮转。
松梢微风动霓旌,棕榈霜后显悲凉。
近世无踪寻异事,野泉明月泻秋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邓真人遗址的描述,展示了一个超脱世俗、遗世独立的仙境画面。通过使用象征性的意象和生动的自然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邓真人高洁人格的敬仰,也传达了对生命无常和自然美的深刻感慨。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美学的结合,是一首充满哲思与审美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