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褐安居南岳头,白云高寺见衡州。
石窗湖水摇寒月,枫树猿声报夜秋。
讲席旧逢山鸟至,梵经初向竺僧求。
垂垂身老将传法,因下人间逐北游。
诗句注释与赏析:
- “拥褐安居南岳头”
- 关键词: 南岳,头,拥褐(抱起粗布衣)。
- 注释: 诗人选择在衡山脚下的小屋中定居,用简单的布衣来表示自己的简朴生活。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远离喧嚣,寻找心灵宁静的决心,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白云高寺见衡州”
- 关键词: 白云高寺,衡州。
- 注释: 通过“白云”和“高寺”这两个元素,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神圣。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高山寺庙的画面,强调了自然的纯净和宗教的庄严,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净化与升华。
- “石窗湖水摇寒月”
- 关键词: 石窗,湖,寒月。
- 注释: 使用“石窗”象征坚固而孤独的心境,“湖”映衬着月光的清冷。
- 赏析: 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孤高自赏、遗世独立的情怀。
- “枫树猿声报夜秋”
- 关键词: 枫树,猿声,夜秋。
- 注释: 枫叶的红与猿声的凄厉形成了秋天的凄凉氛围。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个寂静而深沉的夜晚,枫叶的红与猿声的哀鸣相互映衬,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 “讲席旧逢山鸟至”
- 关键词: 讲席,山鸟。
- 注释: “讲席”指的是僧人讲学的地方,“山鸟至”则指鸟儿飞至讲席,象征着佛法的传播。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传播和教化众生的渴望。
- “梵经初向竺僧求”
- 关键词: 梵经,竺僧。
- 注释: “梵经”是佛教经典,这里特指佛教经文,“竺僧”指的是印度僧人。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佛教经典的尊重和学习,也表现了他对佛法深邃理解的追求。
- “垂垂身老将传法”
- 关键词: 垂垂,身老,传法。
- 注释: “垂垂”表示年岁渐长,即将进入暮年,“传法”意味着传授知识或经验。
- 赏析: 诗人在此处表达了他准备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承下去的决心,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献身精神。
- “因下人间逐北游”
- 关键词: 下人间,逐北游。
- 注释: “下人间”意味着深入世俗,“逐北游”则可能是指探索北方的广阔领域。
- 赏析: 整首诗以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为中心线索,通过对自然、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