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
红印寄泉惭郡守,青筐与笋愧僧家。
茗炉尽日烧松子,书案经时剥瓦花。
园吏暂栖君莫笑,不妨犹更着南华。

夏景冲澹偶然作二首

皮日休诗作赏析

《夏景冲澹偶然作二首》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一首作品,其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本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描绘,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

诗词原文:

只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
红印寄泉惭郡守,青筐与笋愧僧家。
茗炉尽日烧松子,书案经时剥瓦花。
园吏暂栖君莫笑,不妨犹更著南华。

译文及注释:

  1. 只隈蒲褥岸乌纱:诗人坐在蒲席上,感受着清凉的微风,仿佛置身于世外之地。这里的“只隈”表达了一种隐居的生活状态,而“蒲褥”则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一种坐具,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2. 味道澄怀景便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气息和节奏,这种感受让诗人的心情变得宁静而平和。这里的“味道”不仅指味觉上的体验,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感悟。

  3. 红印寄泉惭郡守:这里的“红印”可能指的是某种信物或是纪念品,而“郡守”则是指地方长官或太守。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世俗权力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4. 青筐与笋愧僧家:诗人将自己的生活比作僧人的生活方式,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心灵却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里的“青筐”和“笋”都是象征简朴和清高的食物。

  5. 茗炉尽日烧松子:诗人喜欢用茶来放松身心,尤其是烧茶时的香气让人感到愉悦。这里的“茗炉”是一种用于烹茶的器具,而“松子”则是一种常见的茶叶佐料。

  6. 书案经时剥瓦花:诗人的书桌常被各种书卷覆盖,而其中的瓦花(瓦当)则成为了独特的装饰元素,增添了书房的艺术气息。这里的“剥瓦花”不仅仅是简单的动作,更是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和追求。

  7. 园吏暂栖君莫笑:诗人以园吏的身份暂时栖息于此地,虽然身份卑微,但他并不觉得羞耻,反而觉得这是一种难得的清净。这里的“园吏”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者邻居,他们共同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8. 不妨犹更著南华:诗人认为即使生活条件艰苦,也不应该放弃追求学问和道德的理想。这里的“南华”可能指的是《庄子》中的寓言故事或是其他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篇章。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夏日的悠闲生活和内心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由、简单、朴素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夏景冲澹偶然作二首》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