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亭前悲暮秋,阳台路上雨初收。
应缘此处人多别,松竹萧萧也带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技巧以及语言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多记忆一些常见的名篇佳句,并加以分类、整理。同时还要了解诗歌的基本体裁常识及写作背景。本诗为七绝,首二句描写宋玉亭前悲秋景象:宋玉亭在暮秋季节,雨后初晴,人们纷纷离去,而作者却独自徘徊。“应缘”是“因此”“所以”之意;“此处人”指的是宋玉亭。三、四句点明题意:由于宋玉亭人去楼空,所以松枝、竹叶也似乎在哀愁。
【答案】
宋玉亭(或宋子亭)前悲暮秋,阳台路上雨初收。
应缘此处人多别,松竹萧萧也带愁。译文:宋玉亭(或宋子亭)前面悲叹着深秋的落寂,阳台路上雨刚停歇。
因此这地方的人纷纷离去,松树和竹子也似乎在哀愁。赏析:宋玉亭,即宋子亭,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北麓的孤山寺内。孤山寺始建于南朝梁代天监年间(502年~519年),原名”慈圣院”,唐代改称开化寺,元朝至元十九年(1282年)改称”孤山永祚禅寺”。宋代时又称”孤山道场”,元代时又称”孤山圣恩广济仁王庙”。宋子亭,位于孤山西面,建于北宋时期。南宋时曾改为”孤山寺”。明、清以后又恢复旧观。孤山寺的建筑布局严谨、错落有致、疏朗幽静、古朴典雅。寺内有五泉亭、九曲池、一亭、一轩、一阁、一廊、一榭,建筑集中分布在半山腰一带。寺四周以奇花异草点缀,景色优美,古木参天,绿水环抱,风景如画。孤山寺不仅是游览胜地,还是佛教圣地,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