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女昔解网,楚王有遗躅。
破关既定秦,碎首闻献玉。
贞姿应刃散,清响因风续。
匪徇切泥功,将明怀璧辱。
莫量汉祖德,空受项君勖。
事去见前心,千秋渭水绿。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思想情感、手法技巧,并结合具体语境来加以分析和判断。此题要求考生对全诗内容和思想感情进行赏析。

“亚父碎玉斗”一句,写项羽的勇猛,项羽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向秦军发起了进攻。

第二句,写项羽的英勇,“解网”指楚军在鸿门宴上解除了刘邦的武装。项羽率楚军进入咸阳后,烧掉秦宫室,掳掠美人宝货而归,并把所得财物分封给将领,犒赏士兵。这两件事表明了项羽的粗暴残忍、贪得无厌。

第三句,写项羽破关灭秦,为推翻秦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第四句,写项羽自刎乌江。项羽自知大势已去,便与江东八千子弟兵约期决战,自己则率二十骑渡江。至乌江亭长处借渡船,准备过江东山继续战斗,可是乌江亭长的船太小载不下他和他的部队,只好让他自己跳进河里,自己则回营收拾残部。项羽见江东父老皆起舞欢呼,不忍见故乡父老受辱,于是拔剑自刎,壮志未酬身先死。

第五至八句,写项籍失败的原因:项羽不善于用人,没有听取张良等谋臣的建议,听信范增的谗言,杀死了韩信;又不听陈平的建议,放走了刘邦;最后又听项庄的话,杀了樊哙,致使刘邦乘隙逃之夭夭。项羽的失败在于不懂得“将计就计”,不能审时度势,正确决策。

“贞姿应刃散”一句,写项籍自刎乌江。项羽的忠贞刚烈和自刎身亡,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

“清响因风续”一句,写项籍自杀乌江后,其歌声随着江风传遍千里,表达了人们对于这位英雄的怀念之情。

第九句,写汉高祖刘邦的知恩图报之心。项羽被刘邦活捉后,刘邦封项羽的三个叔父为侯王,还赐给项籍宝剑一把。

第十句,写刘邦对待项籍的态度。刘邦虽然知道项羽有过错,但还是封他为义帝,并把他安置在江南一带,希望他能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最后两句,写项籍失败的教训。刘邦认为项羽有勇无谋,只凭一腔热血和一股蛮劲,却不知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道理,结果落得个身死疆场的下场。

“莫量汉祖德”一句,说汉高祖刘邦能够宽容大度,不计前嫌,知人善任,善于用人。

“空受项君勖”一句,说项羽虽有勇有谋,可惜他不识人才、不懂用人之道理。

“事去见前心,千秋渭水绿”一句,说项羽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懂得“将计就计”,不能审时度势,正确决策。

【答案】

【译文】

当年亚父破敌用的玉斗已碎裂。楚霸王曾斩断渔网,救出被困的刘邦。破关后定秦朝,项羽自刎献玉璧。

项羽忠诚可敬,临战自刎,英气消散,但清亮之声仍在耳边响起。项羽并非贪图富贵,只是不愿屈辱投降,所以最终身败名裂!

项籍一生功绩卓著,然而最终失败的原因却是因为他不善用人啊!

【注释】

亚父:指范增。

鸿门宴: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天下而展开的战争之一。公元前206年(秦二世三年)九月,在巨鹿大战中击败奏军的主力后,项羽率领数万大军逼近咸阳,与秦军主力对峙于新丰鸿门。当时范增劝项梁立沛公为关中王,并请击杀秦王子婴以谢天下。项羽听从其建议,遂派范增前往游说项梁立沛公为关中王。

楚王:指项羽。

破关:突破函谷关。

项王昔解网:项梁在起义之前曾经释放了秦国的一些贵族及豪强。

楚王有遗躅:指项羽曾经释放过一些贵族及豪强。

破关既定:突破了函谷关。

破首:项羽破秦入关后屠戮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献玉:献玉璧于秦王子婴。

贞姿:指项羽的坚贞不屈的精神。

清响:形容项羽的歌声清脆响亮。

匪徇切泥功:不是贪图小利而杀害他人。徇:追求、谋求。

将明怀璧辱:如果项羽不杀刘邦就会成为怀璧之羞。

汉祖:刘邦。

项君:指项羽。勖:勉力。

见前心:即见天意,谓天意如此。

千秋:千年。渭水:渭河。

【赏析】

《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九:“项羽城下之盟,乃以十诸侯之力,而困一己之雄。”

“亚父碎玉斗”以下八句,写项羽的勇猛、智谋和悲剧结局。诗人首先描绘了项羽破釜沉舟、破关夺秦的英勇形象。“楚王”二句,写项羽在鸿门宴上斩杀刘邦的暴行。“破关”句承上启下,既点出了项羽的战绩,也暗示了其失败的原因;“碎首”句紧承“献玉”句,既表现了项羽的慷慨壮烈,更突出了他自刎而死的悲剧性;接着写项羽的贞操与清音之美,既表现了他的高洁品格,也暗示了其最终失败的命运。“破首闻献玉”四句,写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不善于用人之道理,不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贞姿应刃散”以下十二句,主要写项羽自杀乌江的情景。“贞姿”句赞颂了项羽的刚毅与坚贞;“清响”句写出了项羽自刎时的歌声;“弗徇切泥功”句批评了项羽贪财好色的劣迹;“将明怀璧辱”句指出了项羽不辨是非、轻信谗言而导致失败的原因;“项君”句指出了项羽缺乏知人之明而导致最终失败的原因;“事去见前心”两句指出了项羽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他未能审时度势、知人善任。

结尾六句,写刘邦的知恩图报之心和处理项羽的方式。“莫量”句赞美刘邦的胸怀与气度;“空受”句指出了项羽有勇有谋、可惜他不知才之人、不懂用人之道理;“事见”句指出了项羽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不识人材、不懂用人之道理;“千秋”句指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他不善用人、不知时务;“事见”两句指出了项羽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不善用人、不知时务;“事见”两句指出了项羽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不善用人、不知时务。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了项羽和刘邦的不同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在历史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