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堂虽不捷,西去复何愁。
蜀马知归路,巴山似旧游。
星临剑阁动,花落锦江流。
鼓吹青林下,时闻祭武侯。
送友人游蜀
东堂虽不捷,西去复何愁。
蜀马知归路,巴山似旧游。
星临剑阁动,花落锦江流。
鼓吹青林下,时闻祭武侯。
注释:
- 东堂虽不捷,西去复何愁。[东堂]指朋友的书房,这里指朋友在书房中未能成功[不捷],但既然已往矣,又何必为这小小的挫折感到烦恼呢?[西去]指离开东堂到西边去[复何愁],表示不再有忧愁了。
- 蜀马知归路,巴山似旧游。[蜀马]指来自四川的马匹,[归路]指返回故乡的路。[巴山]是指四川地区的山脉,[旧游]指老朋友或老地方。
- 星临剑阁动,花落锦江流。[星临]指星光照耀在山上,使山动[动],[剑阁]是古代著名的关口,位于四川剑阁县境内[锦江]是指成都的河流。
- 鼓吹青林下,时闻祭武侯。[鼓吹]指乐器的声音,也用来泛指音乐声[青林]指青树林,[武侯]是指历史上著名的蜀国丞相诸葛亮[时闻祭武侯],意为时不时可以听到人们在祭祀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祝福和期待。诗中通过对蜀地风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东堂虽不捷,西去复何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虽然在书房未能成功,但已经过去的事情无需再挂怀。第二句“蜀马知归路,巴山似旧游”则进一步强调了朋友即将离开的地点——四川,同时暗示了四川的自然风光将勾起他对故乡的回忆。第三句“星临剑阁动,花落锦江流”通过描述星光照耀在剑阁上的情景以及花落锦江的美景,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气息。最后一句“鼓吹青林下,时闻祭武侯”则描绘了人们在青树林下奏乐的场景,同时也提到了祭祀历史上著名的蜀国丞相诸葛亮的活动,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和尊敬之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