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人须宰邑,为政贵通经。
却用清琴理,犹嫌薄俗听。
涨江晴渐渌,春峤烧还青。
若宿严陵濑,谁当是客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送寿昌曹明府》。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翻译、注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惠人须宰邑,为政贵通经。 (这句的意思是)施恩的人必须治理好地方,而治理政事最重要的是通晓经典。
- 却用清琴理,犹嫌薄俗听。 (这句的意思是)虽然使用清琴来安抚民众,但仍然觉得民众的品味太浅薄了。
- 涨江晴渐渌,春峤烧还青。 (这句的意思是)涨满江水的晴天逐渐变得清澈,春天的山峦被火烧过后又恢复了青色。
- 若宿严陵濑,谁当是客星。 (这句的意思是)如果你能在严陵的溪流中过夜,又有谁能像你一样是个外来的客人呢?
注释
- 惠人须宰邑:指施恩于民的人需要有管理地方的能力。
- 为政贵通经:治理政务时,重视对经典的理解和运用至关重要。
- 清琴理:比喻通过温和的方式安抚人心。
- 薄俗听:认为民众的欣赏能力浅薄。
- 严陵濑:指严子陵隐居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隐居的地方或环境。
- 客星:古代天文术语,指外来的访客或客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地方官员的期望与赞赏。开头两句点明其施政理念:“惠人须宰邑,为政贵通经。”即希望其能够在地方上实施仁政,并且注重对经典的学习和理解。接着,“却用清琴理,犹嫌薄俗听”反映了他试图通过温和的方式来安抚民心,但仍然觉得民众的理解力不足。第三句“涨江晴渐渌,春峤烧还青”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可能象征着政治清明带来的变化和希望。最后一句“若宿严陵濑,谁当是客星”,可能是在表达如果这位官员能够像严子陵那样隐退,那么他就是一位真正的智者和隐士。
这首诗通过对人物性格、态度和行为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理想官员的期待和赞扬。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政治理想的一种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