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爰创宅,庾氏更诛茅。
间出人三秀,平临楚四郊。
汉臣来绛节,荆牧动金铙。
尊溢宜城酒,笙裁曲沃匏。
露荷秋变节,风柳夕鸣梢。
一散阳台雨,方随越鸟巢。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赏析。
“宋公爰创宅,庾氏更诛茅。间出人三秀,平临楚四郊。”“宋公”指宋璟,唐开元时宰相,因反对武惠妃专权而与李林甫不和。“庾氏”指庾敬宗,唐元和年间宰相,后贬为岳州刺史。“间出人三秀”指庾敬宗三次被贬,其中一次是因受李林甫诬陷而贬。“平临楚四郊”指平定了荆楚的叛乱。
“汉臣来绛节,荆牧动金铙。尊溢宜城酒,笙裁曲沃匏。”“汉臣”指李林甫,唐代奸相,曾以谄媚取容于玄宗。“荆牧”指安南节度使,安南是今越南北部。“宜城酒”指李林甫的家乡,故称其家酿为“宜城酒”。《曲沃歌》:“闻道曲沃多古柏。……此木一何老,霜露无颜色。根株既芜秽,枯朽成尘埃。”这里借指朝廷的腐败。
“露荷秋变节,风柳夕鸣梢。”“变”通“换”,意为改变。“变节”比喻改换门庭。“风柳”指随风飘舞的柳树。这里暗指李林甫的倒行逆施。
“一散阳台雨,方随越鸟巢。”“阳台雨”指阳台宫,传说中男女欢合之所,这里借喻朝政腐败。“越鸟巢”即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比喻李林甫等奸佞之徒的得志。
【答案】
(1)宋璟(宋公)开创了这座宅院,庾敬宗三次遭贬,最后死在边远之地(平临楚四郊)。
(2)汉代的大臣来京赴任,手持皇帝颁发的符节;安南(荆)节度使在朝拜皇帝时,头上还戴着用黄金制作的冠帽。
(3)朝廷的衰败就像秋天的荷叶一样改变了它的本色;风吹过垂柳,傍晚发出声响。
(4)李林甫像那秋天被风吹落的树叶,终于离开了京城回到他的故乡去。
(5)他就像一只越国的燕子飞回了自己的巢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