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思氛氲,朱衾懒更熏。
春生翡翠帐,花点石榴裙。
燕语时惊妾,莺啼转忆君。
交河一万里,仍隔数重云。
【注释】
相思怨:思念远方的爱人。
望月思氛氲:望月,即仰望明月。氛氲,云雾缭绕。形容月光朦胧,如云中雾气。
朱衾懒更熏:朱衾,红色的绸缎被。懒得再点燃蜡烛来熏被褥了。
春生翡翠帐:翡翠帐子,用绿色的翡翠装饰的帐子。春天到来时,帐子也随着季节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花点石榴裙:花点,即点缀、绣花。石榴裙,指女子穿的红色石榴图案的裙子。
燕语时惊妾:燕子的鸣叫声时常使女子感到心惊动情。
莺啼转忆君:黄莺的啼叫声让人想起远方的爱人。
交河一万里,仍隔数重云:交河,古地名,今新疆地区。诗人通过想象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一条长河蜿蜒曲折,仿佛有一万里之遥;而在这长河上空,又有几重云雾缭绕,使人难以看清对岸的景象。
【赏析】
《相思怨》是一首写闺情的小令,词人借咏物以抒写相思之情。上片写闺中望月,下片写因景生情。全词语言质朴,意境清丽,情感细腻,含蓄委婉。
“望月思氛氲,朱衾懒更熏。”首句写景,月亮高悬夜空,皎洁明亮。次句则写人物,主人公在月夜中,躺在绣着花纹的红缎被上,昏昏欲睡。她不想用香料熏被,因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春生翡翠帐,花点石榴裙。”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生活场景——她所睡的床铺是用珍贵的翡翠装饰的,床上还有绣着花朵的红色裙子(这里指的是石榴花图案的裙子)。春天来临的时候,这些装饰和布料都开始散发出一种迷人的香气。
“燕语时惊妾,莺啼转忆君。”第三句和第四句分别描述了燕子的鸣叫和黄莺的歌声,这两种声音都足以让主人公感到心神不安。燕子的鸣叫让她想起了远方的爱人;而黄莺的啼唱则更让她怀念起那个她无法触及的人。
“交河一万里,仍隔数重云。”最后一句是说,这条漫长的河流像一条通往远方的通道,但中间却隔着几重云雾,使得她无法看到对岸的景象。这既象征着他们之间的距离遥远,也暗示了她的孤独和无助。
这首小令通过对闺中望月这一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却情感深沉,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