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苍苍落日曛,竹竿袅袅细泉分。
郡人入夜争馀沥,竖子寻源独不闻。
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
曾惊陶侃胡奴异,怪尔常穿虎豹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示獠奴阿段》。下面我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1. 山木苍苍落日曛,竹竿袅袅细泉分。
  • 山木:指的是山上的树木。
  • 苍苍:形容树林的颜色深浓。
  • 落日曛:指太阳落下时,天色昏暗,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
  • 竹竿:竹子制成的竿子。
  • 袅袅:形容竹竿轻轻摇曳的样子。
  • 细泉:细小的泉水。
  • 分:分开、分开来听。

译文:山林中树木郁郁葱葱,夕阳西下时分外昏暗,细细的竹竿在溪流中轻轻摇曳,仿佛能听到水声在耳边回响。

  1. 郡人入夜争馀沥,竖子寻源独不闻。
  • 郡人:这里的郡人指的是当地的居民或官员。
  • 余沥:指剩下的水珠。
  • 竖子:这里用来形容那些不懂得欣赏自然美的人。
  • 寻源:寻找水源。
  • 独不闻: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听到(水声)。

译文:晚上的时候,郡里的居民们为了争抢那最后一滴清澈的水珠而争执不休,而那个不懂事的孩子却独自一人在寻找水源,完全被周围的环境所吸引,没有注意到其他人的存在。

  1. 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
  • 病渴:生病口渴。
  • 三更天:夜晚的第三个小时。
  • 回白首:形容年老的样子,白首是指头发变白。
  • 传声一注:传递声音到一处。
  • 湿青云:使云朵变湿。

译文:因为生病和口渴到了深夜,我回到小屋中,看着窗外的月光,听着溪水的声音,仿佛能感受到它滋润了整个天空。

  1. 曾惊陶侃胡奴异,怪尔常穿虎豹群。
  • 陶侃胡奴:指的是陶侃手下的一个胡人奴隶。
  • 惊:惊讶。
  • 异:不同寻常。
  • 怪尔常穿虎豹群:奇怪你经常要穿过野兽出没的地方。

译文:我曾经惊讶地发现,那个胡人奴隶竟然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而且还常常穿行于野兽出没的区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