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复愁十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在七六七年秋天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表达了他对战乱时代的悲哀和不满。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序号 | 诗句 | 译文 | 注释 | 赏析 |
---|---|---|---|---|
1 |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 我常常怨恨陶渊明,因为没有钱来欣赏菊花。 | 引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自己无法像陶渊明那样过上隐居的生活。 | 反映了杜甫对于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不满,以及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
2 | 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 现在已经到了重阳节,我却觉得自己必须赊酒来喝。 |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通常会登高、赏菊、喝酒。 | 杜甫在感叹自己的贫困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复愁十二首》通过杜甫的自述,深刻地展现了他的个人情感、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历史人物陶渊明的仰慕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时期的普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