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
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
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
天旋夔子国,春近岳阳湖。
发日排南喜,伤神散北吁。
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
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
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

注释:

  1. 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指接到信后,准备在当阳居住。
  2. 定出三峡:决定从长江三峡中航行。这里指的是从湖北宜昌出发,沿长江东下。
  3. 自汝到荆府:从汝州到荆州。
  4. 颂椒添讽咏:用赞美之词增添诗歌的讽喻之意。
  5. 禁火卜欢娱:在寒食节期间举行宴会,以庆祝欢乐。
  6. 舟楫因人动:由于有官员调动,所以船舰也随之移动。
  7. 形骸用杖扶:因为身体不好,需要借助拐杖行走。
  8. 天旋夔子国:指天子巡视的地方。夔州即今重庆市奉节县,古称夔子国。
  9. 春近岳阳湖:春天来临,湖水解冻。
  10. 发日排南喜:早晨出发时心情舒畅。
  11. 伤神散北吁:忧伤地叹息,北方呼唤。
  12. 飞鸣还接翅:鸟飞翔时,翅膀相接。
  13. 行序密衔芦:飞行时,鸟嘴紧贴着芦苇。
  14. 俗薄江山好:世俗之人轻视山河美好。
  15. 时危草木苏:国家危急时,草木复苏。
  16. 冯唐虽晚达:冯唐虽然晚了才得到重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接到书信后,决定在当阳居住,准备从长江三峡出发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抱负和感慨。

全诗以“自汝到荆府”开头,点明了诗人的行程,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诗句,则描绘了他在荆府的生活状态,以及在寒食节期间举行的宴会。其中,“颂椒添讽咏”,意味着诗人在宴会上,借用赞美之词来增加诗歌的讽喻之意,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

诗中转向了对自然景色的描述。“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描绘了江水因船只往来而流动的景象,以及诗人因身体不佳,需要借助拐杖行走的情景。这些描述,既展现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也反映了他在旅途中的艰辛。

诗中转入对天象的观察。“天旋夔子国,春近岳阳湖”,描绘了天空旋转的现象,以及春天即将到来的景象。这些描述,既有诗意,又富有哲理,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魅力。

诗中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之情。“发日排南喜,伤神散北吁”,描述了早晨出发时的心情愉悦,以及忧伤地叹息北方呼唤的情景。这些感慨,既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个人生活的描写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情感和思考。同时,也揭示了他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抱负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