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
【注释】
夔州歌十绝句:杜甫在夔州时写的一组歌诗。
蜀麻吴盐:用四川的苎麻、福建的海盐。古代四川产蜀麻,福建产闽盐。
万斛之舟行若风:形容船只很多,航行如飞。万斛:指船载货物的重量。斛: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长年三老:指常年在外经商的人。三老:指商人。唐代以“三老”为官名。
长歌里:指商旅途中的歌馆。唐代有“夜泊商山客梦长,秋灯明灭听歌声”的句子,说明唐时商旅中常有歌馆。
高浪中:指大浪中。
【译文】
从古至今四川产的苎麻、福建产的海盐都互通有无,运到船上就像一阵风那样轻快;
常年在外经商的人唱着歌儿在商旅途中住宿,白昼里摆开摊子在汹涌的大浪中卖钱。
【赏析】
《夔州歌十绝句》是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歌咏当地风物人情的组诗。前两首写夔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民情。第一首写当地盛产蜀麻吴盐,而贩运麻盐的船只多得如同飞鸟掠过天空一般。第二首写常年外出经商的人,白天摆开摊贩,在汹涌的大江之中叫卖。全诗语言质朴自然,生动传神,富有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刻体察与同情。
首句“蜀麻吴盐自古通”,开门见山地点明了本诗所要描写的对象——四川产的麻和福建产的盐,这是当时人们日常所需。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一幅繁忙的景象:“万斛之舟行若风”,船儿们载着满满的食盐,如同飞鸟掠过天空一般,这两句将盐运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仿佛可以听到那船儿破浪前行的声音。
第二句“长年三老长歌里”,更是让人感到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这里的“三老”,指的是常年外出经商的商人。他们常年奔波于商路之上,过着漂泊的生活。而“长歌里”,则是他们唱歌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唱着歌儿来度过漫长的时光,这既表现了他们的乐观豪迈,又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热爱。
第三句“白昼摊钱高浪中”,则进一步描绘了商人们如何巧妙地利用大自然的力量进行交易。这里的“摊钱”指的是商人在江面上搭建临时的码头,用以售卖商品。“高浪中”则是说他们在大浪中摆摊设店,不畏艰难险阻。这种敢于挑战自然的精神,令人敬佩不已。
最后一句“长年三老长歌里”,则再次强调了商人们常年在外经商的特点。他们为了谋生而四处奔波,虽然远离家乡,但心中依然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这种乐观向上的态度,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