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望登古台,台高极人目。
叠嶂列远空,闲花杂平陆。
白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
欲览碑上文,苔侵岂堪读。
【注释】
姑熟:古县名,今安徽当涂县一带。杂咏:即咏物诗,这里指咏登高望远。凌歊台:即凌烟阁,为唐太宗李世民所建。此台在姑孰山(今安徽当涂县东南)上,因山上有凌烟阁故称。
旷望:远望。极人目:尽收眼底,形容登临之高。
叠嶂列远空:层层山峰耸立在远处的天空中。
闲花杂平陆:稀疏的花儿点缀着平坦的原野。
白云入窗牖:白云飘进了窗户。窗牖:古代房屋的门窗。
野翠生松竹:野外青翠的松柏竹木生机盎然。
苔侵岂堪读:厚厚的苔藓覆盖了碑文,难以辨认。
【赏析】
《姑熟杂咏·凌歊台》是一首七绝,诗人在这首诗里描绘了自己登凌歊台所见美景,表达了自己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
首句“旷望登古台,台高极人目”,诗人站在古台之上,放眼远眺,只见台高耸入云,尽收眼底。这一句既写出了台的高峻,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豪迈和壮志凌云。
“叠嶂列远空,闲花杂平陆”,诗人继续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他发现远处的山峰层峦叠嶂,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而原野上的花草则点缀其中,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了姑熟山水的美丽风光,更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白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诗人的视线又转向了周围的景物。他发现天空中的白云飘入了窗牖之中,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而周围的松树、竹子则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这两句诗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和喜悦。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而是开始关注起碑文来:“欲览碑上文,苔侵岂堪读?”他发现碑文已经被厚厚的苔藓覆盖得无法辨认,这不禁让他感到惋惜和遗憾。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保护意识,也表达了他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姑熟山水的描绘和对碑文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思,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