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不喜凡草生,秋锄斸得寒青青。
庭闲土瘦根脚狞,风摇雨拂精神醒。
短影月斜不满尺,清声细入鸣蛩翼。
天人戏剪苍龙髯,参差簇在瑶阶侧。
金精水鬼欺不得,长与东皇逞颜色。
劲节暂因君子移,贞心不为麻中直。

【注释】

松:古书上说的一种乔木,叶子长成针状。

幽人:隐居的人。

秋锄:秋天用锄头除草。

庭闲土瘦:庭院里空旷的土地上,土壤显得干燥而瘦瘠。

根脚狞:根部粗壮有力。

风摇雨拂:风吹雨打。

短影月斜:月光斜照时,影子变短了。

清声细入鸣蛩翼:夜深人静时,蟋蟀的叫声清晰入耳。

天人:指神话中的神仙。

苍龙髯:指天上的云气。

金精水鬼:指神话中能变化的鬼神或妖精。

东皇:指东方的主神,这里指春神。

劲节:形容松树坚韧不屈的枝条。

贞心:坚贞的心性。

【赏析】

《小松歌》是一首写松树的诗作,诗人以“幽”字为题,描绘了一个隐居的幽人的松林景色,表达了他对松树的喜爱之情。

首句“幽人不喜凡草生”,诗人用“幽人”二字,点明主人公的身份和性格。这里的“不喜”二字,则表现了诗人对普通草木的不屑一顾。接下来的句子“秋锄斸得寒青青”,则是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场景。诗人手持锄头,在秋日的阳光下,锄下了一片片绿色的嫩苗,那些嫩苗在寒风中摇曳着,仿佛是在向世人展示它们的生机与活力。这一景象,不禁让人想起古人所描绘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他又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生长过程:“短影月斜不满尺,清声细入鸣蛩翼。”在这短短的月光下,松树的影子显得那么短小,仿佛只是刚刚被月亮照耀而已。而它的清雅之音,却能细微地飘进蟋蟀的翅膀里,使得整个夜晚都充满了宁静与和谐。

诗人又描绘了松树下的景象。他写道:“天人戏剪苍龙髯,参差簇在瑶阶侧。”“天人”指的是神仙,他们常常与凡人不同,有着超凡脱俗的气质。而“苍龙髯”则是指天上的云气,它们在天空中翻滚、变幻,如同一条条苍龙在空中舞动。这些云气聚集在松树下,形成了一片翠绿的海洋。这些云气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光芒,犹如瑶池中的仙子们在翩翩起舞。而那些云气也簇拥在瑶阶的旁边,仿佛是在陪伴着这幽人的松林景色。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松树与神仙、云气等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天地同辉的意境。这种意境不仅令人陶醉,更令人心生向往。它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也让我们对自然之美有了更深的领悟。

最后两句“金精水鬼欺不得,长与东皇逞颜色。”“金精水鬼”指的是神话中的金精和水鬼,它们是能够变化无常的神仙。而“东皇”则是指东方的主神,也就是春天之神。在这里,诗人将这两种神秘的存在与松树相提并论,似乎在暗示松树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而“逞颜色”则是指它们在松树下尽情嬉戏,尽情展现自己的美丽。这一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将松树与神仙、云气等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它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也让我们对自然之美有了更深的领悟。同时,诗歌中的一些关键词词如“苍龙”、“瑶阶”等,也富有诗意和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幽深的松林之中,感受着那份超然与宁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