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生蘋末,摇扬遍远林。
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
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
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并把握诗歌主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并结合重点诗句分析诗歌主旨。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作客时所写。首联写落日生蘋末,摇扬遍远林。“苹”,即浮萍,一种水生植物。“蘋”,音同“苹”,这里指水边浮萍。诗人以“生”字起笔,描绘出一幅夕阳西下、浮萍摇曳的景象。落日映照水中的浮萍,显得十分娇美,仿佛是少女的鬓发。“苹末”二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中的浮萍。“摇扬”“遍”两字,既写出夕阳西下的美景,又写出了诗人的所见之景。颔联写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带花”,即花叶交错;“龙吟”,“形容琴声宛转如龙吟”。此句描写了诗人眼前所见之景:风过之处,花叶纷飞,宛如凤舞;而那风过竹林之时,又似乎有龙吟之声。尾联写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秋扇”,典出《汉书·外戚传》上说:“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女弟为昭仪,体瘦长,眉目如芙蓉,帝每因秋风欲摇其扇,见其身轻,故名之。”此处以“秋扇”喻指秋天。“兰台”,古代御史台的别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楚王襟”,比喻皇帝衣襟。“楚王襟”,典出《史记·楚世家》:楚平王太子建与伍奢之妻私通,伍奢谏止,被平王所杀。伍子胥逃奔吴国,求报父仇。后吴国打败楚国,伍子胥掘楚平王尸于长江中以复仇。“拂”,抚摸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月亮从天空中落下,仿佛是从秋扇之上飘下;松树在夜晚弹奏着优美的琴声,好像在抚摸皇帝的衣襟。尾联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君王的不满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之情。

【答案】



落日生蘋末,摇扬遍远林。

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

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

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

译文:

落日生蘋末,摇扬遍远林。

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

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

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

赏析:

全诗通过写风过蘋末、花叶飘舞、月下松涛等景物,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和想象,抒发了诗人对朝廷政治的不满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