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销忧日,江淹起恨年。
带川遥绮错,分隰迥阡眠。
膴膴横周甸,莓莓阙晋田。
方知急难响,长在鹡鸰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有感五首》的第四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原诗:

王粲销忧日,江淹起恨年。

带川遥绮错,分隰迥阡眠。

膴膴横周甸,莓莓阙晋田。

方知急难响,长在鹡鸰篇。

译文:
王粲消愁的日子,江淹感慨的岁月。
带川遥远绮错,分隰远阔阡眠。
周甸广阔横亘,晋田荒芜阙缺。
方知紧急困苦,长在鹡鸰篇中传述。

注释:
王粲: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诗人,字仲宣,汉末避乱荆州,与刘表相友善,后归曹操,曾为建业令,著有《登楼赋》,今存《文选》一卷,后人辑为《王仲宣集》。
江淹:南朝梁陈间诗人,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今河南商丘睢阳)。南朝宋明帝时为骠骑参军,后任御史中丞、尚书吏部郎等职,因父亲作乱被贬谪,迁任永嘉太守,世祖即位,官至散骑常侍,故世称“江淹”。江淹善属文,其诗多写闺情,描写细腻,风格清新。
绮错:形容山势蜿蜒曲折。
分隰迥阡眠:意思是山势高峻,远望如同阡陌交错,而近看则显开阔。
膴膴:形容土地肥沃。
周甸:古代地名,在今山西芮城县东北。
晋田:指西晋时的田地。
急难响:形容形势危急,需要应对。
鹡鸰:一种鸟类,传说中它鸣声凄切,常用来比喻兄弟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诗人以历史人物王粲和江淹为引子,感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最后,诗人以“急难响”收尾,抒发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之情,体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豪放的气概,又有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