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赏析】

《从军北征》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乐府诗。此诗以“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为开篇,点明了当时西北边塞地区严寒的气候条件。紧接着,“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一句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景象:在茫茫沙漠中的一支大军,突然停止前进,转而向着皎洁的月亮方向行进。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士兵们艰苦生活的同情和对他们英勇精神的赞扬之情。

诗句解释及赏析

  •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 “天山雪后海风寒”:描述了北方边塞地区天气寒冷的情况,天山之雪与海风交织,形成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象。

  • “横笛偏吹行路难”:指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行军极为艰难,横笛的声音成为了一种慰藉。

  •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 “碛里征人三十万”:碛地(即沙漠)上的士兵们人数众多。

  • “一时回向月明看”:形容士兵们在月光的照耀下暂时停下脚步,欣赏这难得的美景。

译文
天山的雪后海面寒气逼人,横笛声中行军步履艰难。
辽阔的沙漠中有三十万征人,突然停下来望向明月赏心悦目。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将士艰苦的生活条件和他们的乐观精神,体现了诗人对士兵的深刻同情和敬佩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边塞生活的真实写照,展现了边疆将士们的豪放与坚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