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潭深无底,橘洲浅而浮。
本欲凌波去,翻为目成留。
愿君稍弭楫,无令贱妾羞。
诗作如下:昭潭深无底,橘洲浅而浮。本欲凌波去,翻为目成留。愿君稍弭楫,无令贱妾羞。二八相招携,采菱渡前溪。弱腕随桡起,纤腰向舸低。自解看花笑,憎闻染竹啼。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与情人在湘川江畔的美好时光。首句“昭潭深无底,橘洲浅而浮”形象地勾勒出昭潭和橘洲的地理位置,通过对比深浅不同的水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接下来,“本欲凌波去,翻为目成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一方面想要像鱼儿一样自由游动,另一方面却又因为目成而选择留下。
第三句“愿君稍弭楫,无令贱妾羞”表达了诗人对情人的期待,希望情人能理解他的苦衷,不要因为他而感到羞愧。接下来的两句“二八相招携,采菱渡前溪”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场景,两个女子一起采摘菱角,她们欢快地在江面上行走,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诗中还提到了“弱腕随桡起,纤腰向舸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女子们采摘时的动作,形象地展示了她们轻盈的姿态。同时,“自解看花笑,憎闻染竹啼”则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心情变化,一方面欣赏着美丽的花朵,另一方面却无法忍受听到悲伤的音乐。
《昭潭秋泛曲》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生活气息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与情人之间的甜蜜互动,还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人物动作和内心情感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深度。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该作品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