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河湟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释:
- 河湟:指唐代的河湟地区,是吐蕃、吐谷浑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 元载相公曾借箸:元载是唐朝的一位宰相,他曾在朝廷上用筷子指着地图,表示要收复河湟地区。
- 宪宗皇帝亦留神:宪宗皇帝对收复河湟地区非常重视,他留神关注着这一战略要务。
- 旋见衣冠就东市:不久之后,那些曾经效忠于唐王朝的官员和大臣们就被押送到东市斩首示众。
- 忽遗弓剑不西巡:突然间,那些曾经效忠于唐王朝的弓箭手和武士们被丢弃在一边,不再参与西巡。
- 牧羊驱马虽戎服:尽管这些人身着军装,但他们都成了俘虏,失去了自由。
- 白发丹心尽汉臣:这些曾经忠诚于汉王朝的人,现在都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但他们的心依然是红诚的汉臣之心。
- 唯有凉州歌舞曲:只有凉州的歌舞音乐,能够流传到天下各地,让人们在闲暇时光中欣赏。
赏析:
这首诗以“河湟”为主题,通过对元载相公收复河湟地区的描绘,以及随后发生的悲剧性事件,展现了唐朝与吐蕃、吐谷浑等民族之间的战争与冲突。诗中的主人公都是忠于唐王朝的忠臣良将,他们为了国家而战,却最终成为了阶下囚。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