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步步远浮尘,更近青山昨夜邻。
高铎数声秋撼玉,霁河千里晓横银。
红蕖影落前池净,绿稻香来野径频。
终日官闲无一事,不妨长醉是游人。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秋天,诗人在长安任左拾遗期间。

首联“南行步步远浮尘,更近青山昨夜邻。”写自己远离京城的旅途感受。诗人由长安南下至湖北江陵,途中经过长庆寺,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南行”是说自己从长安出发去往南方,“浮尘”是形容沿途所见尘土飞扬,尘土飞扬,可见诗人行走之艰难。“远浮尘”是说,自己离开京城后,与京城的繁华喧嚣相隔遥远,一路上只有尘土飞扬,这既写出了路途的艰辛,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次句“更近青山昨夜邻”,诗人继续描绘自己的旅途感受。这里所说的“青山”,实际上是指长庆寺的青山。“更近”说明自己距离长庆寺越来越近,“昨夜邻”说明自己在长庆寺住宿过。诗人在长庆寺住宿过,因此对长庆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昨夜邻”不仅写出了自己曾经在长庆寺住宿过,而且暗示了诗人与长庆寺有着不解之缘。

颔联“高铎数声秋撼玉,霁河千里晓横银。”描写了诗人在长庆寺所看到的景象。“高铎”是寺庙里僧人敲的木鱼,“数声秋撼玉”意思是说,寺庙里的木鱼声响起,清脆悠扬,仿佛敲击的是玉石一般。“霁河千里晓横银”意思是说,天刚放晴,河水波光粼粼,像铺满了白银一样。“霁河”是指天刚放晴后的河面。“霁”是雨后天晴的意思。“晓横银”是说河水在早晨时分泛着银光。诗人通过“高铎数声秋撼玉,霁河千里晓横银”的描写,把长庆寺周围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之中。

颈联“红蕖影落前池净,绿稻香来野径频。”继续描绘了长庆寺周围的景色。“红蕖”是荷花的一种,“绿稻”指的是稻田里的水稻。“前池净”是指前面池塘的水非常清澈,“绿稻香来野径频”意思是说,稻田里的水稻香味扑鼻而来,使得通往田野的小径上香气四溢。诗人通过对长庆寺周围景物的细致描写,进一步展示了长庆寺的美丽风光。

尾联“终日官闲无一事,不妨长醉是游人。”是诗人对自己的人生态度的一种表述。“终日官闲无一事”意思是说,整天都闲下来没有事情做,“官闲”是指没有官职、没有公务的压力。“无一事”则是说整天都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妨长醉是游人”是说,可以尽情地享受人生的乐趣,不必拘束于世俗的礼节,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尾联中的“官闲”、“长醉”都是诗人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描述。“官闲”是说自己没有官职的压力,可以随意地生活;“长醉是游人”是说可以尽情地享受人生中的乐趣,不受世俗礼教的约束。诗人通过尾联的表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长庆寺的美丽风光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