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春来静,深宜长者居。
好花都待晚,修竹不妨疏。
雁入湘江食,人侵晓色锄。
似君无学处,头白道如初。
春日访独孤处士
地僻春来静,深宜长者居。好花都待晚,修竹不妨疏。雁入湘江食,人侵晓色锄。似君无学处,头白道如初。
译文:
春天来临,大地一片宁静,独孤处士的居所正好适合长者居住。美丽的花朵都在等待傍晚时分绽放,修长的竹子也不介意过于稀疏。大雁飞向湘江觅食,人们开始在清晨的田野中耕作。似乎像你一样没有太多的学问,但您的头发已经斑白,您的道路依然平坦通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时节,诗人拜访独孤处士的情景。首句“地僻春来静”便点明了地点偏僻、春意盎然的背景,为后续的景色描绘埋下伏笔。第二句“深宜长者居”则是对独孤处士居住环境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长者高洁品格的敬意。第三、四句则具体描绘了独孤处士的生活环境以及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五、六句则通过描写大雁和人的活动,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两句则通过对独孤处士生活态度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其人生哲学的认同与赞赏。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