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寺禅僧似悟禅,坏衣芒履住茅轩。
懒求施主修真像,翻说经文是妄言。
出浦钓船惊宿雁,伐岩樵斧迸寒猿。
行人莫问师宗旨,眼不浮华耳不喧。

【注释】江寺:寺院名。禅和:僧人。坏衣芒履:破旧衣衫,粗麻鞋。茅轩:草屋。施主:布施财物给寺庙的人。修真:修道成佛。妄言:胡说。浦:水边。伐岩:在岩石上砍柴。迸:冲撞。

【赏析】这是一首题咏江寺僧的诗。诗中写江寺僧“懒求施主修真像”,不问“师宗旨”(即佛教宗旨),而只是“眼不浮华、耳不喧哗”。全诗四句,每句五字,对仗工整,语言简炼。

首联点明题旨,写江寺僧“悟”禅,“悟”是“懂得、了解”的意思。“坏衣芒履住茅轩”是说江寺僧穿着破旧的衣服,拖着麻鞋住在一间茅草屋中。这两句写江寺僧生活清苦,与世俗隔绝,有出世思想。

颔联用反衬手法,说江寺僧不向人们乞讨布施财物,而是专心于佛经的研究。这里所说的“施主”,是指布施财物给寺庙的人。江寺僧之所以不向施主求得钱财,并不是因为穷困潦倒到了连买药的钱都没有了(当然,也不排除他确实没有钱),而是因为他认为:“施主”的布施是多余的,是“修真像”(指修行成佛)的奢望。这两句既写出了江寺僧的“出世思想”,也表现出了他在精神上达到了很高的修养。

颈联进一步写江寺僧不问世俗的是非曲直,不问世间的名利得失,只是“眼不浮(眼光浅薄)、耳不喧(不嘈杂)”。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江寺僧生活在山林之中,远离尘世,所以他看世界的目光很平和,听外界的声音很宁静。这两句是说江寺僧的生活态度。

尾联写江寺僧“出世”,所以“莫问师宗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如果江寺僧真的“出世”,那么他就用不着关心佛法的宗旨;如果他仍然关心佛法的宗旨,那一定是他还没有真正“出世”。这两句既写出了江寺僧的“入世思想”,又表现了他对于佛法宗旨的执着。

这首诗的主旨是写江寺僧“出世”,因此前两联主要写他的外在特征,后两联则主要写他对“出世”的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