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丈红蔷拥翠筠,罗窗不识绕街尘。
峡中寻觅长逢雨,月里依稀更有人。
虚为错刀留远客,枉缘书札损文鳞。
遥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
【注释】
1.任秀才:诗题下注:“与友人同游,戏赠。”任秀才。
2.蔷(qiàng)红:蔷薇花,又称木香、月季等。
3.翠筠(qín):青翠的竹,筠指竹皮。
4.罗窗:用细绢或绫罗制成的窗帘。
5.峡中:指长江三峡之中。
6.错刀:古时以银为币,因形状像错刀而得名。
7.文鳞:指鱼身上排列着的鳞片。
8.锦茵:指锦织的床席。
9.小阁:小楼阁。
【赏析】
《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是杜甫与友人在游览三峡时所作。诗人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将三峡风光和友人任秀才作了生动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任秀才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感慨之情。全诗构思巧妙,写景生动,语言精炼,感情真挚。
这首诗是杜甫与友人游览三峡时所作。诗人先写自己身处高耸陡峭的山崖之上,俯视滚滚长江水,感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接着,他想象任秀才在此地游览的情景。任秀才来到此地,看到满山遍野盛开的蔷薇花,不禁赞叹这里的山势险峻、风景秀丽。然而,他很快发现这些蔷薇花并不是真正的蔷薇花,而是山上生长的一丈高的红色蔷薇树,于是他感到惊奇不已。
随后,诗人又想象任秀才在峡谷里行走,时而遇到大雨,时而遇到明月,仿佛走进了一片迷蒙的烟雨世界。此时,他想到自己的好友任秀才,便心生欢喜之意。因为他知道,任秀才虽然远离家乡,但他依然关心着家乡的山水美景,时刻想念着朋友。
诗人想象任秀才离开后,小楼阁被斜阳照射,犹如锦绣般的地毯。此时,他更加思念任秀才了。因为他知道,任秀才虽然离开了这里,但他心里始终装着家乡和朋友。
整首诗语言简练、含义丰富,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特色,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