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平生恨有馀,远循三楚吊三闾。
可怜留着临江宅,异代应教庾信居。
过郑广文旧居
宋玉平生恨有馀,远循三楚吊三闾。
可怜留着临江宅,异代应教庾信居。
注释: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
- 诗中的“宋玉”指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楚国辞赋家宋玉。
- “三楚”泛指长江中游的三个地方,即楚地。
- “三闾”指古代楚国的三个官署,这里代指屈原。
- 诗中提到的“留著临江宅”,意味着留下了一个可以居住的地方,可能是在长江边。
- “异代应教庾信居”表示希望未来有朝一日能够像庾信一样,成为文人雅士的代表。
赏析:
《过郑广文旧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他对古代文人命运的感慨和对人世无常的悲观情绪。诗中通过对几位古人遭遇的感叹,折射出作者自身的遭遇和心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群体的共同困境。
首句“宋玉平生恨有馀”,借用了宋玉的故事,表达了他对自己一生的不满和遗憾。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辞赋家,他才华横溢却屡遭挫折,未能得到重用。这里的“恨有馀”既指宋玉个人的不幸,也暗含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感慨。
次句“远循三楚吊三闾”,提到了屈原的典故。屈原是楚国的忠臣,因被排挤而投江自尽。此处通过“远循”一词,表达了作者对屈原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远离朝廷、孤独求索的处境。
第三句“可怜留下临江宅”,进一步描绘了宋玉和屈原的生活状态,他们虽然才高八斗,却不得不在偏远之地生活。这既是对他们个人命运的一种同情,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群体普遍存在的困境。
末句“异代应教庾信居”,则是对后世的期望。庾信曾历任北齐、北周两朝的官职,但最终因政治变动而流离失所。这里通过对比庾信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中文人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过郑广文旧居》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的诗篇,更是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示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