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
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注释:
昨夜:昨天夜晚。鶗鴂(zhì què):即杜鹃,又名子规、布谷,鸣声凄苦,古人常借其啼叫声表达离别之情。
不辞鶗鴂妒年芳:不愿因为杜鹃的哀鸣而嫉妒这春光的美好。不辞:不抱怨。鶗鴂(zhuìjué):即杜鹃,又称子规、布谷。
惜流尘暗烛房:爱惜那飘荡的尘埃遮蔽了烛台的光亮。流尘:飘扬的尘土。暗:昏暗。
昨夜:昨晚。西池:指皇宫中的西面园林。凉露:清凉的露水。
满:充满。桂花:桂花树开花时散发的香气非常浓郁。
吹断月中香:形容香气之浓。月中:月亮之上,这里比喻桂花树下,是作者想象中的地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京城长安为官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昨夜西池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首句“昨夜不辞鶗鴂妒年芳”,直接点明了时间是昨天夜晚。诗人没有因为杜鹃的哀鸣而感到不快,反而珍惜这美好的春光。这里的“不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欣赏,即使外界有诸多烦恼和困扰,诗人依然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
第二句“但惜流尘暗烛房”,则转入室内环境的描述。诗人珍惜的是那些能够陪伴自己度过美好时光的人和物,比如明亮的烛台。然而,流尘却遮住了这些美好的事物,使它们黯然失色。这里的“惜”字,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第三句“昨夜西池凉露满”,进一步描绘了京城西面园林的美丽景色。凉露满地,意味着夜深人静,万物皆息。这种宁静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对于这份宁静的渴望。
最后一句“桂花吹断月中香”,则以桂花的香气来衬托月光的美。虽然桂花被清风轻轻吹散,但香气依旧弥漫在空中,仿佛连月亮都为之动容。这一细节描写既丰富了诗的意境,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刻的回忆和留恋。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这首诗通过对京城西面园林夜晚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于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在官场生涯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