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长亭柳,枝枝拟送君。
惟怜北窗□,树树解留人。
圆缺都如月,东西只似云。
愁看离席散,归盖动行尘。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前两句“不喜长亭柳,枝枝拟送君。”意思是说:“我不喜欢长亭边杨柳,因为它总是在为离别的人送行。”这两句中,“长亭柳”是关键词,“拟”是“仿佛”、“好像”的意思。诗人用拟人手法,将长亭边的杨柳拟人化了,写出了柳树似乎也懂得离别的痛苦,为即将离去的客人送行,表达出诗人对离别友人的不舍之情。
第三句“惟怜北窗□,树树解留人。”意思是说:“只有怜惜北窗下的梅花,因为梅花能留下我的身影。”这里的“惟”是“只是”、“只”的意思。诗人以梅花喻己,表明自己像梅花一样坚韧、高洁。
第四句“圆缺都如月,东西只似云。”意思是说:“月亮圆的时候像弯弯的新月,月亮缺时却像半弯的新月。月亮无论圆还是缺,它总是挂在天空。”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亮比作新月,又把新月比喻成云,表现了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后两句“愁看离席散,归盖动行尘。”意思是说:“看着朋友们一个个地离开宴席,我的心情十分忧愁;车子扬起尘土,载着我离开了这里。”这两句诗中,“散”是“离开”的意思。“尘”是“尘土”的意思。诗人看到朋友一个个离开宴会,自己心中不免感到忧愁;而自己又要离开这个宴会地点,于是扬起尘土,载着离愁别绪离开了这里。
【答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所写。王勃(650-676)初唐四杰之一,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文词赡丽,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他的《滕王阁序》更是千古传诵。此诗以咏物抒怀为主旨,通过对长亭柳、梅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