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plain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一
洞庭西望楚江分,
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
不知何处吊湘君。
【注释】
- 洞庭西望: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湖泊,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著名的景观之一。“西望”指的是从岳阳楼向西眺望洞庭湖的景象。
- 楚江分:楚江是指流经湖北、湖南等地的长江支流,它在这里与洞庭湖交汇,形成了独特的水文地理景观。“分”表示分隔的意思,即两江在此交汇。
- 水尽南天不见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站在岳阳楼上,眺望南方天际线时的情景。当视线越过洞庭湖畔,向南望去,便看不到天空中的云彩,因为湖水已经将视线完全遮挡。这描绘了一种空旷、辽远的感觉。
- 日落长沙秋色远:日落时分,诗人来到了长沙城,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然而,这种感受被更远的景色所掩盖。这里的“秋色”,不仅指自然界的颜色,也暗指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 不知何处吊湘君:诗人在岳阳楼上,望着远方的湘君,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哀愁。他不知道在哪个地方可以寄托自己的情感,只能默默地向湘君倾诉衷肠。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增添了诗歌的诗意和深度。
【赏析】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一》是李白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所作,当时李白与被贬谪的李晔、贾至同游洞庭湖。这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诗中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变化,体现了李白豪放洒脱的个性和深厚的艺术造诣。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