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古风》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注释与赏析:

  1.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
  • 诗中的“代马”和“越禽”指的是来自不同地区的动物。这里的比喻用来表达一种地域的分离感,即北方的鸟儿不再向往南方的河流,南方的鸟儿也不再留恋北方的原野。这反映了诗人对不同地方文化的深刻理解。
  • “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 这里提到动物的习性是因为它们习惯了自己的栖息地,而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决定了这些习性的存在。这也暗示了人的行为和性格往往受到其成长环境的影响。
  •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
  • “昔别雁门关”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段离别,而“今戍龙庭前”则描绘了当前的情景,即士兵现在驻守在边疆要塞,如龙庭(指古代匈奴的都城)。这种对比强调了边防的重要性。
  •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 这两句描写了边塞的自然景象——狂风扬起的沙尘和飞扬的雪花遮蔽了天空,使得视线受阻,增强了战场的紧张气氛。
  • “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
  • 通过使用“虮虱”和“虎鹖”(可能是猛禽),诗人形象地描述了士兵们的艰苦生活和内心的焦虑。同时,“心魂逐旌旃”表达了士兵们随军出征的决心和勇气。
  •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 这句反映了士兵的辛劳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表达了他们对公正评价的渴望。
  • “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 “李飞将军”可能指的是一位具体的将领或士兵,而“白首没三边”意味着这位英雄终其一生都在边疆作战,未能归乡。这句话表达了对英勇士兵的同情和对其牺牲的哀悼。
  1. 赏析:
  • 李白的《古风》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通过对动物行为的描述引入人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独特观察能力。通过对比历史和现状,诗人强调了边防的重要性和军人的艰辛。此外,诗歌中还透露出对个人命运和历史事件的感慨。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反映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情的人物描写,表达了对边防将士的敬意和对他们牺牲的哀悼。它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和平的祈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