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梧台东,野人得燕石。
夸作天下珍,却哂赵王璧。
赵璧无缁磷,燕石非贞真。
流俗多错误,岂知玉与珉。
【注释】
宋国,今河南商丘一带。东,这里借指东方。野人,即隐士或隐者。夸作,自诩为。天下珍,天下最珍贵的宝物。却哂,却轻蔑地笑。赵璧,赵国的玉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将和氏璧从秦返回赵国时,秦王想得到它,就派人送和氏璧至秦国,让城君(秦昭王的一个宠臣)与蔺相如在秦廷上相见,蔺相如以壁有瑕玷为理由,把壁退还给秦使者。后称被欺骗的人为“璧”而称欺骗的人为“瑕”。“瑕疵”,即瑕疵。燕石,即燕山出产的石头。贞真,坚贞不渝。流俗,世俗之见或流行的看法。多错误,指很多错误的认识。
【赏析】
本诗以“燕石”比“玉”,以“赵璧”比“珉”来说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指出世上的是非标准往往因人而异。他嘲笑那些只看到表面、没有识货眼光的人,也讽刺了那班自命不凡、目空一切的势利小人。此诗是说世人不识货,不知真善美的东西。
全诗语言简练含蓄,比喻恰当贴切,议论精辟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