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字江流一棹回,紫袈裟是禁中裁。
如从十二峰前过,莫赋佳人殊未来。

【注释】

巴字江:指长江,巴峡。一棹:一叶船。紫袈裟:僧袍的别称。十二峰:指四川奉节县的东山、西山、小茅君岭等十二座山。赋:作诗。佳人:美女。殊:通“殊”,特别。

【赏析】

这首诗是写蜀地山水的。诗人在峡口目送僧人上船,回望那碧波荡漾的江水,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他想到自己与这江水一样,都是从四川流出来的,不禁想起家乡的山水。于是便有《送僧上峡归东蜀》之作了。

首句“巴字江流一棹回”,写江流曲折,船只行于其中。诗人用“一棹”二字写出了舟行的轻快。“一棹”即划船时用的桨。“回”,这里指船儿在江水中行驶,像船儿在水面上划动一样。

次句“紫袈裟是禁中裁”,写僧人身穿袈裟。“紫袈裟”是僧人们的常服,因颜色鲜艳而得名。此句以色彩浓重的服饰来衬托出僧人,使僧人显得更加鲜明突出。

三、四两句“如从十二峰前过,莫赋佳人殊未来”,写僧人经过东山、西山、小茅君岭等十二座山峰后返回。“十二峰”即指四川奉节县的东山、西山、小茅君岭等十二座山,是诗人故乡所在地。“莫赋佳人殊未来”,意思是说不要为这风景而赋诗,因为诗人自己还没有见到自己的家乡。这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又表明了他不轻易抒发个人情感的性格特点。

这首诗是送别之词,但写得含蓄委婉,不发一言,只用景物来表达离别之情,体现了诗歌艺术的含蓄之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