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

【注释】

乌江:古称“下江”,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长江北岸。项羽被秦兵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势穷投降,自刎于此地乌江。后人因以乌江代指失败的战场或英雄末路的悲歌。

单枪匹马:形容一个人单独上阵或独自行动。

江东:古地区名,东临大海,包括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这里泛指南方。

【赏析】

本诗是怀古诗。诗人对项羽的悲剧结局感到惋惜,并借凭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

首句从“乌江亭长”说起。“乌江亭长”,即项羽的部将范增。据《史记·项羽本纪》,范增多次劝说项羽杀汉王刘邦,但项羽不肯听从,终于导致失势败亡。

次句紧接“乌江亭长”。范增曾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意思是说,江东虽然不大,但地方辽阔,民众众多,足以称王天下。然而,范增的话并没有引起项羽的重视,他仍然一意孤行,拒绝范增多次的规劝,结果落得个乌江自刎的结局。范增的忠心与壮志成了泡影,这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第三句紧承“乌江亭长”。乌江亭长的忠心和壮志都成空话了,那么他的下场又如何呢?据史料记载,范增在项羽被杀前,曾用剑自刎。而项羽在乌江边,听到四周一片喊杀声,以为四面都是汉军包围过来,于是拔出剑来想要自杀,这时他身边的骑兵已经全部战死,只有自己一人,于是他只好拔剑自杀了。

最后一句“看却江东不得归”点出主题,抒发感慨。“江东”是指项羽失败后的去向。当年刘邦在彭城之战中打败项羽之后,项羽退守到彭城以西的虞丘、留城一带。项羽的部队溃败后,他只得带领残兵逃往东城,途中又遭追兵堵截,形势十分危急。此时,张良、樊哙等人劝项羽突围东山再起,但项羽却拒绝了这个建议,最终选择了自杀的道路。

全诗通过描写项羽的一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深深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