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北赵各称高,池上张筵列我曹。
何事君王亲击缶,相如有剑可吹毛。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意,然后把握诗句中重要词语,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经历分析其表达效果。“渑池”是古代地名,在今河南省陕县。“西秦北赵各称高”:西秦,指秦国;北赵,指赵国。“各称高”:各有所长。“张筵”,摆上酒席。“列我曹”:让我和你们一起摆下酒宴。“何事君王亲击缶”,君王为何要亲自敲击瓦盆呢?“相如有剑可吹毛”,相如的宝剑能削铁如泥。

【答案】

渑池:古地名,在今河南陕县。

译文:“西秦北赵各称高”,西秦国和北赵国都有高超的本领。“池上张筵列我曹”,池边摆好宴席邀请我们。“何事君王亲击缶”,为什么君王亲自敲起瓦缶来?“相如有剑可吹毛”,蔺相如有一把宝剑,可以吹断牛身上的毛发。

赏析:“西秦北赵各称高,池上张筵列我曹。”这两句写秦王和赵国的君主都自认为了不起。他们都是战国七雄之一,实力强大,自然认为自己了不起。

“何事君王亲击缶”,“缶”,一种陶制的乐器,形状像碗。意思是说,为什么君王还自己击缶呢?这里表现了秦王虚心求贤的态度。

“相如有剑可吹毛”,“相如”是指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将领和外交家。他因出使秦国而立下赫赫战功,被拜为上卿。“剑”,比喻蔺相如的才能。“可吹毛”,即能轻易地将牛身上的毛吹掉。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蔺相如有才能,他的才干就像锋利的剑一样能够轻易地将牛身上的毛吹掉。

“相如有剑可吹毛”,意思是说,相如有才能,他的才干就像锋利的剑一样能够轻易地将牛身上的毛吹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