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双鸾舞镜中,联飞接影对春风。
今来独在花筵散,月满秋天一半空。

【赏析】

此诗题一作《伤柘枝妓》,据《乐府诗集》卷四八载有唐大中六年(852)李德裕为《柘枝词》所撰序云:“今人皆以曲名,而不知本因,盖其歌辞本出于柘枝,而舞者亦以柘枝为名。”可知本诗是描写柘枝舞。柘枝是唐代流行于宫廷的一种舞蹈。诗写一位柘枝女艺人在宴会上独舞的情景。

首句“曾见双鸾舞镜中”,以神话传说中的鸾鸟来喻柘枝舞。鸾鸟传说中能飞天,故称“双鸾”。“鸾凤不至”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比兴手法。如《诗经·小雅·鹤鸣》:“彼其之子,邦之司直。”毛传以为“鸾鸟凤皇,不相及也”。《古诗》:“鸳鸯七香罗,翡翠双鸾钗。”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鸡声唱晓霜霞重,鸾仗相逐迎日出。”这些诗句中的“鸾”、“凤”都是用来比喻贤才、高士或高贵的男女主人翁。又如《汉书·司马相如传》载:卓文君《白头吟》云:“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李白《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些诗句中的“心人”、“青梅”都是用来比喻爱情的男女主人翁。又如《楚辞·九章·悲回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迟暮,谓女子嫁时也。”又如《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青青河边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郁郁”是形容茂盛的样子,这里指柳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说一对男女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联飞接影对春风”,用“联翩”来形容一对男女双双起舞,“联飞接影”形容两人舞姿翩翩,“春风”点明时间是春天。

次句“今来独在花筵散,月满秋天一半空”,与首句遥相呼应。首句中“鸾凤不至”是指一对男女双双起舞的情景;第二句中“独在花筵散”则是说这对男女双双起舞之后,只剩下一个女子在宴会上独舞。“独在”与“两”相对,“独”字突出了女子的孤单、凄凉。“月满秋天一半空”则是指月亮已圆了一半,暗指女子的寂寞、空虚。

这首诗写一位柘枝舞女在宴席上的独舞情景。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但实际上,这个故事却具有某种喜剧色彩。因为,这位女子虽然在宴会上独自起舞,但并没有引起别人的嫉妒,反而使大家觉得她更加可爱。所以,这首诗虽然写得凄婉,却又有一种幽默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