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裘藜杖鹿胎冠,散率身如不在官。
昼枕静攲无远梦,秋窗闲坐有微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退官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布裘藜杖鹿胎冠,散率身如不在官。

  • “布裘”是指用粗布制成的皮衣,”藜杖”是一种用草编织的拐杖,”鹿胎冠”是一种古代官员戴的帽子。这些物品都是作者辞去官职后的生活用品。”散率”意为随意、不拘形式,”身如不在官”则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平民生活的向往。

  • 昼枕静攲无远梦,秋窗闲坐有微寒。

  • “昼枕”指白天睡觉时垫在枕头下的布巾或草席,”静攲”意为静静地斜倚着。”无远梦”表明作者没有做关于仕途的梦,可能是因为他已经厌倦了官场生活。”秋窗”指的是秋天的窗户,”闲坐”是指悠闲地坐着。”有微寒”则描绘了秋日夜晚的凉爽感觉,可能是由于室内通风或窗外景色所引起。

注释:

  • 布裘藜杖鹿胎冠,散率身如不在官。

  • 布裘:用粗布制成的皮衣。藜杖:用草编织成的拐杖。鹿胎冠: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帽子,形似鹿角。散率:随意,不受拘束。身如不在官:形容放下官位后的自在状态,仿佛已不再是官员。

  • 昼枕静攲无远梦,秋窗闲坐有微寒。

  • 昼枕:白天睡觉时垫在枕头下的布巾或草席。静欹:静静地斜倚着。无远梦:不做关于仕途的梦。秋窗:秋季里打开的窗户。闲坐:悠闲地坐着。有微寒:感受到室内外的凉爽气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辞去官职后的生活情景。诗人以布裘、藜杖、鹿胎冠等物品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平民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昼枕、秋窗、闲坐等场景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整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既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又展示了唐代社会的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