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地平如掌,层城入云汉。
楼阁九衢春,车马千门旦。
绿槐开复合,红尘聚还散。
日晚斗鸡还,经过狭斜看。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长安道的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下面是逐句解释:
第1句:“秦地平如掌,层城入云汉。”
“秦地平如掌”描述了秦地的土地平坦广阔,如同手掌一样。这里的“秦地”指的是当时的秦朝地区,也就是现在的西安一带。而“层城入云汉”则形容了这些建筑层层叠叠,高耸入云,与天空相接的景象。
第2句:“楼阁九衢春,车马千门旦。”
“九衢”在这里指的是九条大道,而“千门”则表示长安城内有许多门户。这两句诗描绘了长安城内街道纵横交错、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场景。春天的时候,楼阁和街道都显得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
第3句:“绿槐开复合,红尘聚还散。”
“绿槐”指的是绿色的槐树,而“合”可能是指聚集或相遇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看到槐树盛开,人们相聚一堂的情景。同时,“红尘”指的是道路上的尘土,这里用来比喻人流和车流,象征着繁忙的都市生活。这两句诗描绘了人们在槐树下相遇、交流、然后又分散离去的情景,体现了都市生活的繁华与喧嚣。
第4句:“日晚斗鸡还,经过狭斜看。”
“日晚”指的是傍晚时分,“斗鸡”则是古代的一种游戏,通常指两只公鸡之间的争斗。这两句诗描绘了人们傍晚时分还在斗鸡场上观看比赛,欣赏这一传统游戏的热闹场景。同时,“经过狭斜看”中的“狭斜”可能是指狭窄曲折的小路或小巷,暗示了长安城中的巷道众多,也反映了都市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长安道的景象,通过对秦地、楼阁、车马、槐树、尘埃等元素的描述,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与喧闹。诗中运用了一些典型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楼阁九衢”、“红尘聚还散”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同时,通过对人物活动的描绘,如斗鸡、观看等,展示了都市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整首诗不仅描绘了长安的美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