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策谁扶捕鼠儿,不忧萧衍畏潘妃。
长围既合刀临项,犹惜金钱对落晖。
六朝门齐废帝东昏侯
定策谁扶捕鼠儿,不忧萧衍畏潘妃。
长围既合刀临项,犹惜金钱对落晖。
诗句释义
1. 定策谁扶捕鼠儿,不忧萧衍畏潘妃
- 定策: 指制定策略或决策。
- 谁扶: 谁帮助或支持。
- 捕鼠儿: 比喻捉拿或控制某个关键人物。
- 萧衍: 南朝梁武帝的称号。
- 畏潘妃: 担心潘妃的影响力或威胁。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位重要决策者在关键时刻需要依靠他人的力量来确保自己的决策能够成功执行的场景。通过使用“捕鼠儿”这一比喻,诗人形象地表达了对关键人物的控制和依赖。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中的权力斗争和权力争夺。
2. 长围既合刀临项,犹惜金钱对落晖
- 长围: 长时间的包围或围困。
- 既合: 完成或达成。
- 刀临项: 如同刀具逼近咽喉一般,形容形势紧迫。
- 金钱: 比喻财富或资源。
- 对落晖: 面对夕阳西下的景象。
- 赏析: “长围既合刀临项”描绘了一幅紧张的战局图景,强调了局势的紧迫性和危险性。而“犹惜金钱对落晖”则透露出在这场权力博弈中,各方都在权衡利弊,不惜一切代价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两句诗共同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斗争的激烈与复杂。
翻译注释
1. 定策谁扶捕鼠儿,不忧萧衍畏潘妃。
- 定策: 确定策略或决定。
- 谁扶: 谁帮助或支持。
- 捕鼠儿: 捕捉老鼠,比喻捉住关键人物。
- 萧衍: 萧衍,南朝末代皇帝,即梁武帝。
- 畏潘妃: 畏惧潘妃,这里可能指的是潘玉耳皇后(萧衍的妻子),因她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
- 赏析: 整句诗表达的是当权者在关键时刻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以确保决策的成功执行。这里“捕鼠儿”形象地描绘了抓住关键人物的行为,而“不忧”则表明了对这种外部援助的依赖和信任。
2. 长围既合刀临项,犹惜金钱对落晖。
- 长围: 长时间的围困或包围行动。
- 既合: 实现或完成。
- 刀临项: 像刀刃即将砍到咽喉一样,形容形势危急。
- 金钱: 钱财,这里比喻资源或财富。
- 对落晖: 面对夕阳西下的景象。
- 赏析: 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战争或政治斗争中的紧迫局面,其中“长围既合刀临项”暗示了一个长期且激烈的对抗过程,而“犹惜金钱对落晖”则表达了在这样紧张的氛围中,人们仍然在考虑和权衡各种资源和利益。
作品赏析
周昙的《六朝门·齐废帝东昏侯》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时代色彩的古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复杂。
1. 历史背景与象征意义
- 历史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背景为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南梁的历史时期(公元502年—557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战争和政治斗争的时代。
- 象征意义: “定策谁扶”象征着决策过程中的关键角色,如“捕鼠儿”所示,暗示了掌控和利用关键人物的重要性;“长围既合刀临项”则象征着长期的冲突和包围,强调了战争中的持久性和紧迫感;“犹惜金钱对落晖”则反映了在权力争斗中,即使是最有价值的资源也可能因为一时的利益而被牺牲。
2. 艺术手法与情感表达
- 艺术手法: 周昙在这首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捕鼠儿”、“长围既合刀临项”等,这些富有画面感的词汇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情感表达: 整首诗充满了对那个时代动荡不安、权谋纷争的深切同情与反思。诗人通过描绘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展示了人性中的贪婪、恐惧和无奈。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诗歌具有极强的共鸣力。
结语
周昙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机会。它让我们看到了权力斗争中的残酷与复杂,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人性的挣扎与抉择。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示——在权力的游戏面前,我们应如何保持本心,如何在复杂的人际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