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藏岑色,天寒望即愁。
高斋何日去,远瀑入城流。
腊近溪书绝,灯残夜雪稠。
迩来相忆处,枕上苦吟休。

【注释】

岑:山。

望:望远,眺望。即:就,立即。

高斋:指高高的茅堂。何日去:什么时候离开。

腊(là):指农历十二月。

迩来:近来;近日。相忆处:怀念的人或物所在的地方。枕上:枕头上。苦吟休:不要苦思苦想,歇一会儿吧。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深冬季节的所见所感。首句“灌木藏岑色”,写冬日的岑岭被灌木覆盖着,一片萧索,这既是写眼前景,也是抒胸中情,为全诗定下了悲凉的基调。次句“天寒望即愁”点明时令和心情。天寒日短,而诗人又因公务在身而不得归家,因此看到冬景便愁绪满腹。“望即愁”既写出了景物本身,又写出了诗人的心理状态。第三句“高斋何日去”,是说什么时候才能离开这个高高的茅草屋呢?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现了一种迫切的心情。第四句“远瀑入城流”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自然和谐的景象。诗人伫立高阁之上,极目远眺,只见一条瀑布从高山悬崖上飞泻而下,落入山下溪中,发出淙淙的水声。诗人以“远瀑”喻“高斋”,以“入城流”喻自己“何日去”的迫切心情,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大自然,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渴望归隐的情怀。

最后两句“腊近溪书绝,灯残夜雪稠”。“腊近”表明时间已至寒冬腊月,这是诗人归隐之前的一个时期;“溪书绝”是指诗人在外地,家中书信往来中断了;“灯残夜雪稠”则是诗人归隐之后的情景,因为冬天里天气寒冷,所以晚上没有灯火,而雪下得越来越大。通过“腊近”与“腊尽”相对照,“灯残”与“灯灭”相对照,“雪稠”与“雪落”相对照,不仅把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刻画得细腻准确,还烘托出诗人归隐后的凄清孤寂之情。

末两句“迩来相忆处,枕上苦吟休”。诗人在归隐之后思念起远方的朋友来了,但朋友所在的方位并不明确,因此只好借助枕头上的梦境来完成这一思念。“迩来相忆处”说明思念之情已到极点,“枕上苦吟休”则表明诗人已经达到了一种无法自拔的地步,只能暂时停止吟诵来稍作休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