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手中琼,言邀世上名。
莫以山中迹,久向人间行。
松柏有霜操,风泉无俗声。
应怜枯朽质,惊此别离情。

【注解】

  1. 山中送从叔简:从叔简,即从简,作者从弟。
  2. 莫以手中琼,言邀世上名:不要拿手中的玉(比喻)来换取世间的荣华富贵(名利)。
  3. 莫以山中迹,久向人间行:不要在山里隐居,长久地到人间去(做官)。
  4. 松柏有霜操:松柏经得起严寒,不改变节操(比喻人的品格坚贞)。
  5. 风泉无俗声:风吹泉水的声音清幽高洁(比喻人的品质高尚,不为世俗所染)。
  6. 应怜枯朽质,惊此别离情:应该可怜我这枯萎腐朽的身体,为离别之情所震惊(感叹世态人情之变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借松柏、泉水等物,抒发自己对世态人情变迁的感慨。
首联“莫以手中琼,言邀世上名”,是说不要因为手中拿着玉(比喻),就想去追求世间的名誉。这里用“琼”字比喻玉,用“名”字比喻名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不要因为手中拿着玉(比喻),就想去追求世间的名誉。这里用“琼”字比喻玉,用“名”字比喻名誉。诗人在这里用“琼”和“名”两个词语,分别象征了美好的东西和名誉,表明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诗人认为,名利只是身外之物,而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修养与品德。所以,他劝诫自己的弟弟从简不要追求名利,而是要坚守内心的道德品质。
颔联“莫以山中迹,久向人间行”,是说不要因为山中的隐居生活,就长久的留在人间做官。这里的“迹”,是指足迹。诗人用“迹”这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山中人的隐居生活。而“久向人间行”则表示这种隐居并非真的逃避现实,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诗人通过这两联诗,表达了他对名利的看法,也揭示了他对于人生的理解。他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追逐名利,而在于内心的修养与品德。
颈联“松柏有霜操,风泉无俗声”和尾联“应怜枯朽质,惊此别离情”是诗人对自然界中松柏和泉水的形象描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松柏能够经受住严寒,不改变自己的节操;泉水的声音虽然清新悦耳,但却没有世俗的杂音。诗人用“霜”“风”“俗”等词语,分别描述了自然景观的特点。而“应怜枯朽质,惊此别离情”则是诗人对这两种自然景观的感慨。他认为,松柏和泉水都是坚韧不屈的象征,能够经受住严寒和世俗的干扰。而诗人自己也是一位经历了人生沧桑的人,所以他对于这些自然景观感到惋惜,并为他们的离别之情所动容。
这首诗通过对松柏、泉水等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和对于人生的理解。诗人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追逐名利,而在于内心的修养与品德。同时,他也意识到人生的变化无常,因此更加珍视那些能够经受住考验的人和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