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门不掩水,洛色寒更高。
晓碧流视听,夕清濯衣袍。
为于仁义得,未觉登陟劳。
远岸雪难莫,劲枝风易号。
霜禽各啸侣,吾亦爱吾曹。

解析与译文

首联:

  • 诗句:“疏门不掩水,洛色寒更高。”
  • 关键词解释
  • “疏门”:指家门不严,敞开的门户。
  • “洛色”:“洛”是古地名,此处可能指洛河,“洛色”即指河流的景色。
  • “寒高”:形容河水因寒冷而显得更清冽、更宽广。
  • 译文:家门外的水不遮挡视线,因为河水清澈见底,而且由于天气寒冷,河水显得更加清冷和辽阔。

次联:

  • 诗句:“晓碧流视听,夕清濯衣袍。”
  • 关键词解释
  • “晓碧”:清晨的水面呈现出一种清新翠绿的颜色。
  • “听”与“视”:这里指的是通过水的流动来感受周围的环境。
  • “濯衣袍”:清洗衣物。
  • 译文:清晨,水面上的水清澈如翠玉,让人能够听到水声,看到水流;到了傍晚,水变得澄清,可以用来洗涤衣物。

第三联:

  • 诗句:“为于仁义得,未觉登陟劳。”
  • 关键词解释
  • “仁义”:指道德和正义。
  • “得”:获得或实现某种成就或价值。
  • “登陟”:攀登或升迁。
  • 译文:在追求仁义的道路上获得了成功,但并不感觉到攀登或升迁的劳累。

第四联:

  • 诗句:“远岸雪难莫,劲枝风易号。”
  • 关键词解释
  • “远岸”:指远处的河岸。
  • “雪难莫”:难以抵挡或者无法覆盖。
  • “劲枝”:坚强的树枝。
  • “号”:呼啸。
  • 译文:远方的河岸上积雪厚重,难以被风吹动;而坚强的树枝却能轻易地被风吹动发出呼啸的声音。

尾联:

  • 诗句:“霜禽各啸侣,吾亦爱吾曹。”
  • 关键词解释
  • “霜禽”:受霜冻影响的鸟类。
  • “啸侣”:相互呼应或共鸣。
  • “吾曹”:我辈、我们。
  • 译文:各种受霜冻影响的鸟类各自鸣叫,彼此呼应;我也热爱这样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诗中的“疏门不掩水”、“晓碧流视听”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同时,“仁义得”、“登陟劳”等词句,也体现了诗人追求道德和正义的决心与努力。最后两句“霜禽各啸侣,吾亦爱吾曹”,则表达了诗人对和谐自然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